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孩子小时候所接受的生活教育极为重要,尤其是父母的家庭教育。而在小时候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作用是远远大于父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她教育出来的儿子,那可是民国时期鼎鼎大名的人物,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他就是胡适。

胡适的父亲,胡传,出生于一个茶商的家庭,28岁受业于著名经师刘熙载门下,他关心时事,有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后来进入到政界,成为江苏的候补知府。胡传娶了3妻,一共生下了四子三女,幼子胡适就是第三任妻子冯顺弟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胡适一生中拿到了35个博士学位,成为20世纪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之一。

冯顺弟作为母亲的一言一行胡适都看在眼里,他跟母亲一起生活了9年,母亲大大小小的举动也给胡适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这里,就能看出冯顺弟对于胡适的寄托有多深,多希望胡适能够学有所成,能够出人头地。幸运的是,胡适也不负母亲的厚望,从康奈尔大学到哥伦比亚大学,一路读到了博士,而冯顺弟的身体也快速好转,亲眼见证胡适留学归来,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

可是她却懂得保全孩子的面子,从不在人前教育孩子。儿子要是做错了事,她从不当面斥责,等到晚上人静时,没人听得见,她才责备。不管是打还是骂,她都不允许胡适告诉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适先生在其回忆母亲一文中曾写道:“我十四岁便离开了她,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