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夙夜玖歌

编辑 |夙夜玖歌

前言

七八十年代,“的确良”这种布料一度红极一时,成为当时人们衣橱中不可或缺的单品,它色彩斑斓,质地结实,深受老一辈人的喜爱,然而,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的确良”这个名字,那么它究竟去了哪里?

“的确良”到底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种名为“的确良”的聚酯纤维面料在中国悄然兴起,并在80年代达到流行高峰,“的确良”之所以能在当时广受欢迎,与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国民的衣着主要以蓝灰黑为主,大多采用粗糙的棉布或回纺布制成,连年自然灾害导致棉花供应短缺,价格高昂,许多普通百姓买不起新衣,只能穿破旧补补的旧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街头巷尾经常可见衣衫褴褛、打了无数补丁的行人,他们的生活苦难,衣食无着,却仍旧淳朴善良,耐心等待新生活的来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轻纺工业得到发展,“的确良”作为一种新型合成面料,具有弹性强、耐磨性好、易染色等优点,深受人们欢迎,相比棉布,它更耐穿,一件衣服可以穿三年以上,有丰富的色彩选择,满足人们追求时尚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第一位穿上“的确良”衣服的人瞬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其他人羡慕不已,虽然价格不菲,但人们仍旧排长队购买,它成为了向往时髦生活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良”之所以能流行,还与当时的政策、经济形势相关,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轻纺工业,涤纶等合成纤维成为主要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1年,毛主席听说“的确良”后,下令国内自主生产,到1972年,国产的“的确良”面世,价格大幅下降,老百姓才真正享用到它,农村地区,如果有孩子收到长辈赠送的“的确良”衣服,会舍不得穿,留到节日才穿,以示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良”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过年人们会选择送“的确良”衣服作为礼物,恋人之间也以其为信物表达爱意,“的确良”白衬衫成为男生讨好心上人的方式,穿上一身“的确良”军装的军官深受青年男女仰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良”满足了人们在穿衣难的年代对质量、款式、色彩的需求,也带来了时尚新生活的体验,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的确良”为何会突然消失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化纤工业,以缓解当时面料紧缺的现状,1972年,国家在辽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型化纤生产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艰苦努力,到1979年这里终于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化纤原料,1983年,我国正式废除了存在30多年的布票制度,标志着化纤产业的发展初见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背景下,一种名为“的确良”的化纤面料应运而生并迅速流行开来,这种面料耐磨、易洗、不皱,非常实用,深受当时百姓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夏天不太透气,冬天保暖效果不佳,但在当时条件下它无疑是最佳选择,当时的人们常说,只要穿上“的确良”,就不怕长途奔波劳累,它能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而且穿上还显得体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良”很快成为那个年代人们的“制服”,无论是工人、学生还是农民,几乎人手一件,它配合着改革开放的大步伐,见证着国人生活的日益改善,那时,得到一件崭新的“的确良”服装,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的确良”的辉煌很快就过去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多种面料的引进,人们不再单纯追求实用,而是开始注重服装的舒适性和时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的确良”在这两点上明显存在不足,同时,本土棉花产量的增加也减少了对化纤的依赖,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确良”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的确良”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过于粗糙,没有舒适感,夏天穿上全是汗,冬天冻得瑟瑟发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良”的出现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他们看到了来自国外的新奇布料和时髦的服饰,自然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的确良”,再加上国内化纤技术的进步,许多新型面料不断涌现,自然取代了“的确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良”的消失只不过是中国服装业变迁的一小部分,但却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面料的演变,其实是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写照,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预示着中国正在融入世界潮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的确良”见证了中国从匮乏到小康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人们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这种化纤面料,虽已成为历史,但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变迁却值得我们铭记。

如今中国制衣工业发展迅速

新中国成立以来,纺织服装工业经历了从短缺到丰裕的巨大飞跃,也见证了中国经济腾飞和人民生活改善,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和消费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普通百姓的衣着极为简陋,大多数人穿着粗布衣服,鞋子也都是布鞋,颜色单一,样式简单,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则穿着当时走在时尚前沿的苏式列宁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各种颜色和款式的布料不断丰富,结束了百姓“大改小、旧翻新,补丁摞补丁”的时代,也使得人们的穿着变得多彩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占全球市场30%以上,数万家企业、上亿产业工人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体系,成为“世界工厂”中重要的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丰富的纺织原料、众多廉价劳动力以及持续升级的制造业,使其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长,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服装消费市场,时尚精品正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进入到了纺织服装企业,成为了生产线上的一员,他们勤劳敬业,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长达9个小时以上,这也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具备价格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纺纱、织布,到面料染色、服装加工,再到服装设计、品牌营销,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能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从原料到成品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这也使中国成为全球纺织服装的制造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不仅劳动力相对充足,在装备制造、工业工程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使得纺织服装制造日益自动化、智能化,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未来智能工厂的核心技术,这将进一步提升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望未来,中国纺织服装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要提升科技含量,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注环保并创新环保材料和工艺,此外,要提高自主品牌设计能力,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提升产品附加值,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转型升级,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在消费端,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对服装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普通的量产服装,更看重品牌、设计和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消费者的审美也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风格,而是追求个性表达,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服装消费会呈现出更加细分和多元的发展态势。

结语

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然改善,不再为衣食发愁,“的确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那个艰苦岁月里一段扣人心弦的记忆。

然而,我们也不能忘记曾经的艰辛,“的确良”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份担当和责任,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并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历史滚滚向前,新的征程在召唤,让我们继承和发扬“的确良”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