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美国的一艘舰船突然遭到朝鲜的火力攻击,几个小时后,船长布赫投降,舰船和船员悉数被俘。这件事发生在冷战期间,该艘舰船被称作“普韦布洛”号,而这本《一艘间谍船的故事》,写的就是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的作者梁志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教授写过多篇关于“普韦布洛”号的研究,并刊登于《国际论坛》、《俄罗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他还出版过一本更专业的,关于“普韦布洛”号的著作,书名叫《冷战与情报:美国“普韦布洛”号危机决策史》。

这本《一艘间谍船的故事》可以说是简史类普及读物,篇幅不长却精悍全面,可读性很强。全书大约花五分之二的篇幅讲“普韦布洛”号诞生前后所发生的事,以及“普韦布洛”号被俘的全过程,又大约花五分之二的篇幅,讲了美国和朝鲜双方为期长达10个多月的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韦布洛”号前身是一艘退役的货船,而后经过改装,成为美国的一艘情报收集间谍船。但由于各种原因,“普韦布洛”号的改装困难重重,漏洞百出——这或许就注定了“普韦布洛”号之后的命运多舛。

而美国在“普韦布洛”号上的疏忽,不仅仅是在改装这件事上,包括后面“普韦布洛”号被俘,紧急破坏基本上没有完成的情况下,美国还错估了其可能带来的情报损失。这一认识,直到1985年,也就是经过了漫长的18年后,才因为“约翰·沃克间谍集团案”终被华盛顿所真正意识到。

从作者的着墨可以看出,关于“普韦布洛”号的谈判是一场艰难的拉锯战。陷入僵局的原因何在?哪一方会做出让步?谈判之外还有哪些压力在影响着整件事的走向?随着对谈判进程的了解,不难看出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并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其中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较量,都如潮水暗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梁教授的叙述惜墨如金,删去了常见的繁冗介绍,读起来毫不费力,对青少年也更加友好。没错,这本《一艘间谍船的故事》是写给青少年的“口袋中的世界史”。当然,对成年人来说,这本书也是了解“普韦布洛”号危机的一个很好的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