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旗下腾讯音乐研究院发布《2023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白皮书》以“热潮之后”为主题,依托于TME及行业合作伙伴的海量数据和丰富案例,对2023年音乐行业的集中热点和复杂的行业发展变化态势进行了回顾:生成式AI、多模态大模型的浪潮开始席卷音乐行业,AI音乐作品迎来快速突破的阶段;音乐演出的热潮仍旧持续,并进一步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同时,2023年华语数字音乐行业在发展中继续转型,一方面行业歌曲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另一方面音乐付费在消费者以及行业上游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共识。

此外,本次《白皮书》还首次加入“行业之声”的篇章,呈现了来自行业协会、唱片公司、演出主办方以及音乐科技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各领域的行业专家对于音乐行业的见解和观点。

内容生产持续“提质减量”,音乐付费创新里程碑

内容生产持续“提质减量”,音乐付费创新里程碑

在后移动互联网时代,音乐行业以追逐流量内容和市场热点扩大生产,赢得市场份额的方式难以为继。

2023年,音乐内容生产的商业逻辑进一步从“流量思维”向“价值思维”转移。《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华语新歌数量减少了20.6万首。与此同时,“获得市场收听”和“年播放量过百万”的新歌数量占比均有所增长,分别提升8.4%和0.8%。从《白皮书》中可以窥见,2023年华语音乐内容生产的“提质减量”态势仍在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新歌以外,老歌的消费热潮也在延续。

据《白皮书》统计,2023年发行时间2年以上的华语老歌播放量占全量华语歌曲播放量的58.7%。究其背后原因,《白皮书》指出,一方面,主流歌手的代表作品出现在全国范围的演唱会、音乐节等各类线下演出场景中,唤醒原有乐迷群体复听的同时也收获了年轻新用户的关注;另一方面则在于部分音乐厂牌对老歌的翻唱和重制,带动了其二次翻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察华语数字音乐市场的重要维度,还有音乐付费。

2023年6月,腾讯音乐平台在线音乐付费用户突破1亿,截至2023年末,国内音乐付费用户已超过1.5亿。“为优质音乐内容付费”在消费者以及行业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共识,这也代表着中国音乐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流歌手重赢乐坛影响力,独立音乐人乘势生长

主流歌手重赢乐坛影响力,独立音乐人乘势生长

根据《白皮书》对行业音乐人数据的分析,无论是消费市场的怀旧风潮、用户对品质内容更明显的需求,还是短视频等音乐宣发平台生态的变化以及演出市场的爆发,均为主流歌手提供了诸多利好的发展条件。

在这种变化的影响下,头部歌手,尤其是头部主流歌手(年音乐播放量超过3亿,且在全网任一音乐平台订阅用户超过50万)在乐坛中的影响力回归。据统计,2023头部主流歌手人均年度播放量较2022年增长了6.1%,主流歌手播放过亿的歌曲数量(含新老歌)也进一步上升,同比增长2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除了主流歌手外,独立音乐人也在2023年迎来演出“大年”。

据《白皮书》不完全统计,2023年有15位以上的独立音乐人首次举办体育馆/体育场级别的大型演唱会,完成了新的里程碑;有超过300位独立音乐人举办了10场以上的Livehouse巡演,头部独立音乐人的影响力通过大型演唱会、大规模Livehouse巡演得到印证。

与此同时,随着2023年音乐节市场的扩张和下沉,独立音乐人的演出机会成倍增长,也让音乐人有更多机会吸引不同城市的听众和游客们。

线下演出朝向“高质量发展”,AI音乐技术迎来加速变革

线下演出朝向“高质量发展”,AI音乐技术迎来加速变革

针对华语乐坛过去一年最受关注的音乐演出和AI音乐“热潮”,今年《白皮书》做了专题介绍。

目前,华语音乐演出市场整体仍处在上升趋势,但热潮之下,演出市场逐渐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朝着高质量发展变化。

从演唱会的角度来看,伴随消费端越发理性,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马太效应日渐明显。从音乐节的角度来看,其正在从圈层消费发展为大众潮流消费,逐渐进入由多到精的新发展周期。

面对演出行业的变化,《白皮书》从“创造直接差异”、“重新理解圈层内容”以及“深度结合或重新创造演出场景”三个层面进行了梳理,针对如何打造演出内容的“差异化”给行业提供了一份具有参考意义的总结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面对生成式AI对音乐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尝试AI音乐产品,音乐行业对于AIGC的认知也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和理性。

TME天琴实验室音频技术负责人赵伟峰在《白皮书》中介绍:“2023年以来,音乐生成领域一直在持续深耕,不断有新模型和范式出现,而如今技术范式有了一定共识。”无论是Suno/Udio类音频模型、DeepMusic和弦派类符号路线产品还是TME天琴实验室的平台应用,各方的技术竞赛和应用探索也在加速。

而在技术发展的同时,对音乐版权、创作者生存的讨论同样是行业焦点。《白皮书》认为,AI能够解放生产力,促进内容行业发展。我们则需要通过辨析、约束和利用,站在AI的肩膀上,促进AI更好地服务创作人,提升人类创造力。

自2020年以来,腾讯音乐研究院连续发布《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聚焦华语数字音乐行业热点话题,通过海量数据成果及案例分析,深度解读行业变化趋势,为行业提供前沿、有力的专业观点。而在本次《白皮书》中,腾讯音乐研究院也基于往年数据和案例,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数字音乐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汇聚来自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华纳音乐、摩登天空等行业一线的多元声音,从不同角度对行业进行了深度挖掘。

未来,腾讯音乐研究院将坚持对行业紧密关注,以更加多元的视角对音乐行业进行更多维度的洞察,为音乐娱乐行业从业者、第三方媒体和机构提供有效的数据结果和案例参考,推动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排版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