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袭拉法多个难民营后不久,埃及和以军在拉法口岸发生了交火,随后激烈的交火导致埃军一人死亡。以军方面则没有公开伤亡数字。这样的交火,埃以双方相互指责对方先开第一枪,那就不太可能会以“双方均称误会”草草收场。当然,这一事件发生在巴以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也有可能有些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埃及的冲突也被外界看作是巴以冲突的一部分,以色列和加沙的冲突一直存在的,埃及作为调停者以及这一地带的重要邻国,这次的交火,很有可能是一种威慑,毕竟目前来看,一直有很多声音倾向于以色列停火,埃及这次也有可能是通过一系列的威慑,来彰显自身的影响力,对以色列也是一种威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埃及和以色列在边境地区也是有交火,以色列承认了是他们率先发动了攻击,不过也并未造成人员伤亡。这次的埃及以色列冲突,以色列率先发声,称埃及先动手,埃及方面也有不同的说法,称以色列率先发动了挑衅。不过,最终双方都进行了克制的做法,通过对话和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控制了事态不会进一步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西奈半岛的实际控制国,埃及境内有着进入拉法、加沙地区的地道入口,实际上也掌握着对哈马斯武装力量物资补给的控制权。加沙、拉法仍有哈马斯在活动,以军哪怕炸烂了加沙城区也久攻不克,新发动的拉法战役恐怕也会如此。以军伤亡数字会随时间流逝而节节攀升,内塔尼亚胡需要尽快结束这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于埃及是唯一能从陆地向巴勒斯坦运输物资的第三国,大多地道入口设置在埃及一侧。以色列一方对埃及发动大规模进攻,占领部分西奈半岛后,再肃清所有运输物资的地道,既能彻底断绝哈马斯打游击战的潜在威胁,也能将西奈半岛收入囊中。对于以色列来说,这是棋走险招,却也并非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以色列背后是美国,而美国高层一直在执行战略模糊。一面道貌岸然地宣布,要切断对以军的部分军事装备供给,另一方面出台针对国内民众的“反犹”法案,明摆着对以色列放任不管。毕竟,美国可以拒绝向以色列提供航母和舰载机,反正后者也不需要;但美国并不拒绝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弹药,军工复合体恨不得控制整个以色列的军费预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哈马斯,与之不同的是,埃及的军事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对以色列的威胁很大的,自从巴以冲突之后,以色列几乎得罪了周边的国家,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伊朗,黎巴嫩叙利亚,似乎在逐步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埃及这些年一直扩充自己的军备,装备着诸多现代化军事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着以军剑指西奈半岛,埃及方面会忍气吞声吗?要知道,如今的埃及现役部队坐拥40万员额,其中陆军32万兵力、海空军8万兵力。空军拥有228架F-16战斗机和近百架其他国家的四代、四代半战斗机,其中还包括24架阵风战机,埃及的空军拥有强大的攻防能力,且陆军4400多辆坦克中有1200辆是进口自美国的M1A1坦克,其余的也是M60改进型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及海军拥有2艘两栖攻击舰,13艘护卫舰,并且大多数具备隐身能力,具备中程防空能力,还有8艘潜艇,埃及的军事体量远远超过了以色列,妥妥的地区大国。这样的背景下,以色列是不敢和埃及硬碰硬的,40万大军枕戈待旦,以色列真想动手,也是需要考虑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