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 读

近日,“繁星齐聚首·共话龙凤河——大兴区责任规划师主题沙龙和调研活动”圆满举办。本次活动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大兴分局指导下,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采育镇和安定镇责任规划师团队联合承办。大兴分局、大兴区水务局、大兴区采育镇安定镇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20多位责师团队代表共同参加。活动以“河道治理与环境提升”为主题,设置沙龙分享、圆桌研讨、示范项目考察调研等环节,为责师团队提供多维度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大兴区河道治理和环境提升工作提供新思路。

内容来源: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本次活动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二所副所长吴邦銮主持,大兴分局副科长彭文强,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详细规划与设计分院院长杨军,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总体发展研究和规划分院副院长王健分别作活动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邦銮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文强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大兴分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 军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 健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彭文强对大兴区各镇、街、管委会责师团队近年来的工作及付出表示认可和感谢,期待大兴区责师团队在服务属地、打通“规划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上取得更大成就;杨军强调河道治理和环境提升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意义以及责师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期待本次会议能够集责师众智,为龙河和凤河环境提升工作建言献策;王健指出责师应服务属地的规划落地实施和规划治理效能提升,这需要责师结合工作实践、属地需求,持续丰富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行业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希望本次技术交流和碰撞所产生的成果,能够为大兴区的规划建设和治理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河道提升优秀案例和经验主题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 丹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风景园林中心副主任

沈丹以“生态•韧性•活力”为主题,通过丰富翔实的案例剖析了新时期河道及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他首先从对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河道再认识出发,强调责师应从时间和空间等多个维度认识河道与城市的关系变化;其次通过对多个优秀案例的深入讲解,阐述河道设计的工作思路及方法,强调城市休闲与洪涝安全兼顾、城市功能与滨水空间共融的工作重点;最后从实施管理角度,总结了河道治理方面存在的条块切割、程序制约、空间局限等难点挑战及应对方法,提出应推动多个部门的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支撑项目落地实施,实现绿色永续发展的建议。

在案例剖析方面,他以北京温榆河生态走廊概念规划为例,从生态需求、安全需求等角度,重点介绍水系统、绿色空间系统、生物栖息地系统等的设计方法;以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规划为例,重点介绍从现状评估到策略制定的工作思路;以辽阳衍秀公园为例,重点介绍设计过程中应如何兼顾城市休闲与洪涝安全,从而形成滨水公园与洪水共舞的良性景观;以廊坊龙河治理及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深圳宝安滨海文化公园为例,重点介绍如何通过规划设计达到城市功能与滨水空间的相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河和凤河的河道提升工作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 姝

大兴区采育镇责师

凤河作为贯穿大兴区、联通廊坊市的区域性河流,是大兴区构建城镇村一体城乡绿地系统的重要一带。采育镇责团队积极倾听民声、深挖需求,针对村庄地区缺乏休闲空间、镇域缺乏游憩路线的问题,策划并推进凤河景观提升和绿道建设。

责师团队在项目策划阶段明确多道融合、依水布局、彰显文化和服务休闲的规划建设要求,通过对项目调研、项目立项、资金申请、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建成回访的全过程跟踪,为凤河景观提升和绿道建设的实施提供了全周期的技术服务,为采育镇居民建设了亲近自然的生态绿廊,切实体现出责师服务于民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哂奇

大兴区安定镇责师

大龙河在大兴区境内全长约23公里,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经4个街镇,是大兴区主要排灌河道。为打造蓝绿融合、充满活力的高品质、高价值城镇滨水空间,安定镇责师团队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大龙河安定镇核心区段滨水空间进行规划改造。

一是塑造镇区核心特色空间。沿大龙河岸线塑造贯穿镇区的公园群落,形成约5公里长的跑步道;二是强化核心驳岸生态化改造。采取“堤-路-园”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实现蓝绿空间进一步融合;三是汇聚城镇公共活力功能。形成一条连续的、滨水商业街区和滨江绿色开放空间相互渗透的、生态与活力兼具的城市特色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主要包括3个环节:第一环节由小组长做主题分享并抛出待探讨问题,引导圆桌成员进行自由讨论;第二环节由圆桌成员发言,围绕主题及问题,结合自身研究实践展开探讨;第三环节由小组长汇总主题分享和成员讨论内容,在会上做结论分享。

组1

关于水环境提升和河道建设的讨论

密云山区片区生态责师近年工作聚焦生态保护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组特邀请密云山区片区生态责师代表程洁心主持,各成员围绕水环境提升和河道建设话题展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的区位特征、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决定了水环境提升与河道建设工作的价值导向及目标排序,实际工作需要根据情况判断应该更关注行洪安全、关注水源保护,还是开放的亲水空间;同时,水环境品质的总体提升,是多规合一、多方协同的过程,河道建设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统筹各方达成共识,通过项目拆分、资金投放,形成“分段”或“分层”的良性叠加,才可能达到“1+1>2”的效果。

组2

关于景观设计和河道沿线游憩品质提升的讨论

第二组由高米店街道责师方旭主持,各成员围绕滨河景观提升的目标、方法和实施路径展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大兴区河道多按照规划分区分为活力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及防护岸线等类型,但在实施中难免出现“错配”的情况。责师们结合各自服务的属地特点,建议在目前的河道疏通治理工程中同步加入景观和规划专项工作,这样既能避免工作重复,又可以为单独的景观设计跨部门、难协调寻找突破口径。

主题调研

会后,参会人员前往“清河之洲”进行考察调研,采育镇责师代表郑强做现场介绍。

清河作为“三山五园”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河道,被称为海淀的“金腰带”。本次调研的“清河之洲”位于清河树村段,是清河滨水绿廊的先行示范段。示范段提升工程将河道由只具备防洪功能的单一河道拓展为集防洪、生态、休闲、经济、文化等复合功能的城市滨水空间,以公共空间提升带动城市有机更新,充分打造具有海淀特色的生态人文、科创、商业相融合的水岸经济活力绿廊。在考察过程中,大家就河道沿线建设兼容性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参会人员前往“三山五园”(北坞公园)开展调研。北坞公园是“三山五园”的一部分,整体景观不同于城市公园,园内保留了稻田、林地等非建空间地类,并立有古时农民耕种的雕塑,同时通过对河道与沿线公园绿地相结合的生态化提升改造,将农业耕种、城市休闲和文化展示结合,形成城市中“田园景致、柳林溪田”的整体景观风貌。中国传统重视耕织,以农为本的思想也在园内充分体现,公园已然成为周边居民教导孩子农耕知识、寓教于乐的好去处。北坞公园的建设思路对于大兴区乡村地区结合非建空间挖掘和整治提升生态价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大兴区责任规划师将在持续开展调研评估、咨询服务、规划宣传、公众参与、工作报送等常态化工作基础上,定期搭建“主题调研”和“沙龙交流”平台,持续促进多方探讨互动,为各属地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出谋划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排版|李刚

封面图/图片|北京规划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