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语

历史车轮滚滚,载着我们驶过2024年的站台。当今世界汤汤,和平与安全的呼声越发高昂。这便需要国际人道法在恪守既往原则的同时,也能在时代变迁和形势发展中随国际社会协同进化。在此旨向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推出新版《 <日内瓦第一公约> 评注》及其中文版,可谓恰逢其时。回首历史,立足当下,展眼未来,翻开新版评注,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Even war has rules’的深刻意蕴,为发展国际人道法凝练思路,为达至持久和平汇聚智慧。

—— 魏晓旭

吉林大学法学院讲师
法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版物甄选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自2022年6月起每月固定推出的专题栏目,邀请相关领域知名学者,红十字运动成员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专家,共同就与国际人道法、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和发展、人道行动等话题相关的出版物进行专题推荐。也欢迎读者就感兴趣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出版物,积极与我们分享您的观感和意见。

本期推荐嘉宾

魏晓旭

吉林大学法学院讲师

法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160年前,1864年首部《日内瓦公约》将人道关怀带给了武装冲突中的伤者和病者。75年前,整个国际社会在深刻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苦难的基础上,落成了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为战争设置了更广泛的人道标准。作为国际人道法最主要的推动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组织撰写对“日内瓦四公约”的评注,以期促进国际人道法的理解与适用。数十年后的今天,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各种局势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而这些与编写初版评注时已截然不同。为了更好应对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缩小现行法律规与其实际适用情况之间的差距,评注工作的再启已经如搭弦之箭,蓄势待发。新版《 <日内瓦第一公约> 评注》正是此间标志性成果。评注中文版的发布,也更有助于广大中国读者理解公约条款的要义。

新版评注保留了1952年版评注的体例,在对《日内瓦第一公约》进行逐条评注的同时,也补充了大量国家实践(包括军事手册、国内立法、官方声明、国家行动等)、国际法判例、学术著作等素材,为公约规则提供指南和概念化分析,体现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国际人道法的解读,同时也指出了主要意见分歧以及尚待进一步讨论和澄清的问题。新版评注秉持着相关实践和解释可能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理念,保持了动态视野与思维,尤其在“日内瓦四公约”的共同条款中,新版评注对共同第一条中的“尊重本公约并保证本公约之被尊重”、共同第二条中的国际性武装冲突归类、共同第三条中的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发展等内容注入了当下的时代元素。此外,新版评注还着重关注了对伤者病者的保护、国际人道法的传播责任、对违法行为的刑事制裁、从性别视角诠释公约等内容,并思考了新技术对国际人道法的影响。无论是对军事指挥官、士兵等作战人员,还是对外交官、政府职员、律师等实务人员,抑或对国际法的研究者与学习者,新版评注都能提供更细致入微的见解及参考。

更多精彩出版物,尽在ICRC 电子资源库

01

●人道视角下的武装冲突与和平

02

●工作机会 | 法律部实习生

03

●报名 | 第十三届国际人道法暑期班

04

●出版物甄选 |《学界与国际人道法、人道行动和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