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内容开始前,想先发表下自己个人的一些“偏见”:发脾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是因为自己面临了自己无法解决或掌握的问题时而产生的一种应激情绪。请问,如果发生了一些问题时,你都有方法、策略或者说手段来解决问题时,你还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脾气吗?

当然,这种说法并不绝对,因为有时候发脾气也是一种策略,只不过大部分的发脾气都源自于“失控感”而产生的情绪发泄。

在我线下认识的诸多朋友中,他们对我评价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你的情绪好稳啊,好像任何事情都不会对你产生情绪波动。”我大多时候都会开玩笑的回一句“我修仙儿呢。”当然,我并不是不愿意回答,而是朋友们在一起不适合认真的长篇大论讲原理。但今天打算把这个技巧分享给大家,不过内容却不是教你控制情绪,而是更高阶的另一种思维。

对于“情绪”我是这么理解的:它是人的主观认知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应激行为反应。也就是说同一件客观事物发生在主观认知不同的人身上时,所产生的应急行为反应是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应该听说过“情绪管理”这个词,咱们暂且狭义的理解它为脾气管理。我个人认为“脾气管理”也是个伪命题,或者说脾气管理难以解决脾气的问题。因为发脾气只是一种情绪上的生硬表达,无非是想让他人按照你的意愿行事的一种强硬且笨拙的方法。假如发生了某些不合乎你意愿的事情时,你能有应对方法来挽救事情的发生来达到你的目的,请问你还会情绪上头发脾气吗?

你知道哪种人特别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吗?答案是思维只会停留在事物同一层级来考虑问题的人。因为站在事物同一层级平面来考虑问题的人基本都难以看到事物的本质,甚至反而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无法跳出思维的陷阱而不停的挣扎,自然容易焦虑烦躁,而焦虑烦躁则是发脾气的前兆。

之前有给夫妻关系不好的客户分享过一件事:我和媳妇的吵架基本不会超过5分钟。为什么?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感情很好而不会吵架。而是当她情绪不好时,我所考虑的是她为什么情绪不好,她和我吵架的原因逻辑在哪。然后我不回答她的问题,直接釜底抽薪的给出她烦躁问题点的解决方案来询问她的意思。这样她的注意力就不在我的身上了,而是稍微理性地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比较好。当然,这里只是举个例子,毕竟发脾气这件事并不只发生在情侣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知道有人会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今天的文章标题是“如何找到事物本源,并能轻松破局的方法”。当你能破局解决问题时,还需要做情绪管理吗?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时,你还会发脾气吗?

想要找到破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先得识局,也就是说找到事物的本质本源是什么,也可以理解为其中的关键点是什么。但如何找到其中的关键点,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如何识局找到其中的关键点?

苏轼有首诗写得很好,《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所谓“局外生慧”,当你能跳出第一视角来观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物时,你才有可能开启上帝视角来客观看待问题。只有你客观看待问题时,你才能进行接下来的第二步:拆解事件构成要素。

在拆解事件构成要素时你一定要注意避免“线性逻辑”,而是应该运用“网状思维”。建议先思考为什么,然后围绕着这个为什么延伸出几个关键点,这个几个关键点又会延伸出哪些问题。根据这个点延展出的网状图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时,自然更容易省时省力看出局势的全貌和关键点,也就是事物的本质在哪里。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简化理解为“举一反三倒推法”。

值得注意的是:倒推法只是找出事物的关键点在哪,你还应该结合关键点来找出事实信息是怎样的情况,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解决这个关键点。

不过,你以为找出关键点结合事实信息就能轻松破局了吗?并不是。

《孙子兵法》里讲“出奇制胜”,今天先不讲这个词的深层意思,就先按大众所认为的“不按套路出牌”来理解。刚刚前面所讲的方法其实还算是停留在问题的这个圈里来进行破局,属于“被困时的杀出重围”。如果你能跳出这个圈从外边打破困局时,是不是会获得更好的结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做到这种从“圈外”轻松打破困局呢?

最简单的方法:自己升维借力高人从外击破困局。比如和对象吵架时,你就让最能HOLD住TA的人来做你的帮手或参谋;比如你有个项目被卡了,你就找管卡你项目的部门或者人员来解决问题等等;简单的来就是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就解决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就行。比如刘邦就总喜欢这么做,总是习惯倒推来考虑问题。而且大多帝王都是这么考虑问题的。这就是之前所说的“顺则凡、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

有人觉得这个方法还是很难,觉得自己没有高人可以用。那不妨试试另外一种“流氓打法”:直接先跳过考虑这个困局的阶段,只考虑自己想要什么,先把所面临的问题给搁置到一边不考虑,相当于换了一条路径达成目标。这也算是一种升维思维。比如BYD在早些年面临困局时运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这里要说下,我个人认为由于自己的表达能力有限,以上建议和观点并没有很完善的表达出来,仅为抛砖引玉供给大家作为参考思路。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说出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进行碰撞。

友情提示:希望大家能再看一遍《真正决定你命运的是什么?》,这篇讲的是与本文相关的思维逻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今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