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厦门大学Sook-San Wong教授团队在Emerg Microbes Infect发表题为“Amino acids in the polymerase complex of shorebird-isolated H1N1 influenza virus impact replication and host-virus interactions in mammalian models”的研究论文,本文研究了聚合酶基因PB2和PB1对流感病毒的传播与致病性有重要影响,为AIVs聚合酶复合物在哺乳动物中人畜共患传播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生鸟类和野鸭是多种禽流感病毒(AIV)的宿主,是AIVs亚型多样性最重要的环境库,18种血凝素亚型中的16种和11种神经氨酸酶亚型中的9种在这个库中传播。人类感染AIVs的病例通常不是直接因与这些动物接触而发生,而是通过家禽和猪等宿主发生。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物种的人畜共患病可能性可能相对普遍。在美国特拉华湾对野生鸟类进行长期监测时分离到的一组H1N1亚型AIVs,该病毒可在哺乳动物模型中引起疾病,并在人类流感病毒传播的雪貂模型中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此外,一些AIVs显示出一定的空中传播能力(AT)。对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发现具有不同传播潜力的病毒之间存在氨基酸差异,8个氨基酸位于流感病毒聚合酶基因PB2和PB1中,流感病毒聚合酶复合体由PB2、PB1和PA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B2和PB1中与北美禽流感病毒空气传播相关的氨基酸频率

原文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2221751.2024.2332652

本期编辑:可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