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猛攻顿巴斯重镇打算全歼乌军数万主力部队,朔尔茨这次想明白了,打算来给普京立下一个规矩,而中国为保障乌克兰核设施安全捐款20万欧元,成为了冲突降级的关键,这是为什么?

据俄罗斯媒体3月7日消息称,在俄罗斯空天军的配合下,俄军地面作战部队正在对巴赫穆特地区的乌军发动猛攻。除了清除乌军的固定火力点以外,俄军还将会把乌军赶出防线,然后再进行决战。为了可以减少地面作战部队的伤亡,俄军远程火箭炮和自行火炮在最近这段时间对巴赫穆特地区的乌军阵地进行了饱和式轰炸,并且还集结了一批主战坦克和装甲车,用于掩护俄军士兵发动突袭行动。

现在,俄军已经放弃了与乌军在城市进行巷战,而是通过建立封锁圈的方式逼迫乌军出城战斗或者投降,复刻马里乌波尔钢铁厂的战斗模式,最终让乌军不战自溃。除非乌军储存了巨量的物资补给,否则根本难以维持长时间的高强度战斗。而在俄军的猛烈攻势行动下,基辅方面依然没有下达撤军的命令。相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明确表示,乌克兰将会继续增兵巴赫穆特,确保这一枢纽不会落入俄军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巴赫穆特对于顿巴斯地区而言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乌克兰需要坚守这一地区与俄军死磕。其实打到现在,乌军的表现已经非常让人意外了,毕竟俄乌两国整体实力差距明显,虽然有美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但是乌军在装甲力量和空中支援力量上与俄军差距悬殊,甚至乌军武器弹药都没有俄军充足,根本难以对俄军展开有效的反击,所以乌军很难取得决定性进展。但如果乌克兰不打算放弃这一地区的话,那么驻扎于此的数万乌军主力将会成为俄军的战利品,一旦大量精锐折损顿巴斯,那么乌克兰别想在乌东战场继续阻挡俄军的攻势,甚至俄军部队有可能会复刻去年基辅战役的场景,重新对乌克兰首都进行围攻,让泽连斯基和基辅政府明白什么叫“战略性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相对于泽连斯基一直保持强硬的姿态,德国总理朔尔茨态度的转变则引发了外界的高度重视。在前往美国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闭门会晤之后,朔尔茨表示,只有当普京意识到在乌克兰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并决定完全撤军后,才有可能与他进行谈判。这等同于是在给俄罗斯总统普京立规矩,让普京明白在西方的支援下乌克兰根本不会失败。而且这也是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之后,朔尔茨首次公开对俄罗斯发出如此严正的警告,似乎是没有打算修复德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甚至可能未来根本不打算考虑继续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了。

要知道,冲突爆发前,德国经济发展、工业制造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都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如果未来德国当真不恢复与俄罗斯的天然气交易,即使是美国也无法确保可以为欧洲供应足够的液化天然气,就算可以保量价格也同样是德国无法承受的,因此外界也非常好奇朔尔茨到底是经历什么事情才会态度变化如此之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有媒体人士分析称,朔尔茨这样公开站队美国,其实也是为了可以获得美国的认可和支持,用于提升德国整体的军事力量。因为二战战败的因素,德国与日本一样,军事力量的发展受到了诸多的限制,而现在俄乌冲突的爆发就是实现德国军事复兴的一个关键机会。如果说,德国真的可以在美国的默许下完成军事松绑,那么为美国摇旗呐喊得罪俄罗斯又算得了什么?相对于德国这种激化俄乌冲突的行为,中国主动缓和局势的做法则更加获得外界的认可和支持。近期,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李松大使表示,中国将会为乌克兰的核电站等核设施捐款20万欧元,用于安全维护,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突然为乌克兰核设施捐款是否意味着中国开始介入这场本不该发生的危机呢?其实不然,捐款并不能代表中国中立态度和立场的改变。而且捐款这一举动的出现,表明中国正在开始尝试在乌克兰危机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努力,推动乌克兰危机的解决,防止局势的进一步恶化。所以,将中国称为乌克兰危机的解决关键,这并没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