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精彩的演出,是由剧院、艺术家、观众共同完成的作品;而种种不文明行为,不仅会影响到现场观众的观演体验,也会影响到艺术家的表演和整体演出效果。

5月29日,国家大剧院携手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世界剧院联盟”部分会员机构联合发起《剧场文明观演行为倡议》,并于7、8月暑假期间开展“文明观演行动月”,和广大观众一同努力,让每位观众都能拥有更和谐的观演环境,享受更美好的文化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复强调仍有不文明现象

为了让观众拥有美好的观演体验,剧场工作人员一直在努力。国家大剧院场务部副部长李金梅告诉记者,为了维护剧场内的观演秩序,场务人员会在检票时逐个跟每个进场观众提示:“演出过程当中谢绝拍照、录像、录音等行为,全程保持安静。”演出开始前几分钟,工作人员还会举牌,分区域在剧场内反复提醒入座观众遵守观演秩序。

对于迟到观众,场务人员会进行解释、安抚以及引领工作,在适合的时间点,再引领迟到观众轻声慢步有序入场、就近入座,尽量避免影响其他观众。

但即便反复强调剧场秩序,演出过程中,仍然会有一些观众拍照、录像、录音;有的观众手机没有调成静音,会发出声响;有些观众演出时看手机,手机屏幕过亮会影响到周围观众;还有观众聊天交谈或者物品落地……种种情况场务人员都会迅速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

不同观众对于观演礼仪的认知不同,对演出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每个人自身需求不同,也会导致观众之间产生一些矛盾,这也需要剧场工作人员把握好分寸,维护好现场秩序。

“现在来大剧院的观众,已经形成比较专业或者固定的观众群,普遍观演文明程度都比较高。”李金梅表示,很多经常看演出的观众对观演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看演出时不要受到任何打扰,因此对附近观众交头接耳聊天,或者发出各种声音就容易有意见,这对我们工作的细节和专业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倡议发出后观众反响热烈

除了剧场工作人员的管理,良好的剧场环境更需要每一位观众的配合支持与行为自律。在这份《剧场文明观演行为倡议》中,提出了一些具体行为规范:“观演着装须得体,勿带饮料与食品,对号入座别迟到,安静观演勿聒噪,随身物品勿掉地,手机亮屏太出戏,亲子入场守规定,家长看护在一起,适时鼓掌不盗摄,礼貌谢幕缓缓离,步入剧场守文明,观演礼仪请牢记。

倡议发出后反响热烈,很多观众都表示大力支持,并对各种剧场不文明行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一位演员表示:“作为舞台上的我,最讨厌观众在演出期间用闪光灯拍照!”

有观众列举出自己碰到过的各种不文明行为:“手机不静音,居然还接电话!塑料袋哗哗响。和同伴聊天说话。孩子吃东西。物品跌落。有一次,一位观众的手机居然从二层掉落至一层,大家都吓了一跳。”

观众WJM提到:“有的人不看演出看手机,光特别亮,影响别人观看。”

很多观众都对演出过程中的盗拍盗摄很有意见:“真的很没素质!被激光笔提醒还理直气壮的盗拍盗摄者更应严管!”

还有乐迷指出:“对于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鼓掌的人来说,不鼓掌也许更好。真的被乐章之间鼓掌的人搞崩溃了!”

观众安稳则感叹道:“我看剧场的工作人员真是不容易,反复提醒手机静音之类的,还是总有不自觉的,唉,文明观演任重道远啊!”

观演文明需要各界共同维护

对于文明观演的呼吁,其实是一个一直被关注的话题。2019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客户端就曾联合发起“看好演出,管好手机,从我做起”的文明观演倡议,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当时,包括保利院线66家剧院和中演院线70家剧院、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以及全国各地剧院剧场、演出单位,都联合响应该倡议;音乐界、戏剧界、舞蹈界等众多演艺界名人都大力支持,义务担任文明观演宣传员;还有上万网友留言,不仅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还为营造良好的观演氛围献计献策。

这一活动还得到北京市文旅局和首都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与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联合发起了《文明观演公约》,使“文明观演”由一纸倡议变成了可遵循的行为准则。

如今,国家大剧院再发文明观演倡议,并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和热议,说明各种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大众对于观演礼仪的认知还需加强。目前,正面引导文明观演的方式比较单一,对观众不文明行为的约束机制也不够明确;演出场所人数众多,管理难度也比较大,并且随着社会发展,有些不文明行为减少了,但也会出现新的问题。

剧场礼仪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文明观演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正如观众SL所言:“一场完美的演出,不仅仅是艺术家们在台上的表演,更是与观众共同演绎的结果。观众的每一次掌声、每一次呼吸甚至是每一次沉默,都是演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尊重艺术、欣赏艺术、享受艺术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详解《剧场文明观演行为倡议》

观演着装须得体

走进剧院,既是享受,也是体验。仪容整洁,穿着得体将大大提升本次体验的仪式感。着装无需过度华丽,但请避免拖鞋、过于暴露或奇装异服的打扮。观演期间,请注意帽子或头饰是否影响后排观众视线,如有影响,请暂时摘掉并妥善保管。如遇不适,可示意工作人员,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部分观众对于剧场内温度的适应程度相差较大,可备上薄衣,让艺术更温暖。

勿带饮料与食品

请勿将食品酒水饮料,塑料袋带进剧场。剧场为封闭环境,食物的气味难以消散,咀嚼食物、揉搓包装袋会发出噪音,影响观众观演。食物残渣或饮料渗出不便于清理,而且有可能招来鼠蚁损坏贵重设备,造成故障和安全隐患。剧院大厅有免费饮水区,预留足够时间前来观演的观众,也可在剧院的西餐厅、咖啡厅享用一场舌尖上的艺术盛宴。同时进入剧院后可将超规格箱包等物品寄放在剧院内的衣帽间,观众席座位间隙固定,大件物品将影响自己或他人的座位区域。

对号入座别迟到

演出票为一人一票,对号入座。

入座时场务工作人员会为您照明领位,请勿自行使用手机或手电筒照明,以免影响周围观众观演。迟到观众在剧场外指定区域等候,待曲间/幕间由工作人员安排入场并就近入座。

温馨提示:请您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从容不迫的时间安排会为您的观演心情保驾护航。

安静观演勿聒噪

安静的观演环境需要观众共同营造。在剧场内请保持安静,不要交头接耳,尽量避免在演出过程中发表评论。也请避免清嗓子、打拍子、哼调子等任何惊动场内其他观众的言行。演出期间,切忌接打电话,请于演出开始时将手机关闭或调至静音状态,任何手机铃声、短信提示音都将影响演出、干扰他人,并于演出前或中场休息期间认真观看节目单或节目手册,避免在演出中翻阅观看制造噪音。如有特殊情况,请示意剧场工作人员,我们将为您提供帮助。

随身物品勿掉地

演出过程中请放置好手机和个人物品,避免其掉落地面形成噪音,影响他人观看体验。演出期间不要随意走动,入场或离场都有可能影响观众观看,并更易触碰、碰落自己与他人的随身物品。如无特殊情况,请于观演期间在座位上安静享受。

手机亮屏太出戏

演出期间请将手机屏幕亮度调至最低,手机光亮会影响他人的观演体验。为避免成为“剧场里最亮的光”,剧小院呼吁大家专注观演,与手机保持距离,全身心融入艺术带来的奇妙体验之中。

亲子入场守规定

活泼好动是孩童的天性,大部分剧目演出时间较长,且需要一定的理解力,小朋友也许无法保证全程安静欣赏演出,为营造良好的观演环境,除儿童专场演出外,其余场次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也请广大艺术爱好者对儿童保持宽容和理解,如影响到您的观演,建议您温和提醒,有需要请及时示意工作人员。

温馨提示:观演前各位家长可提前让孩子阅读本篇《剧院观演礼仪倡导》了解剧场礼仪,同时我们欢迎所有小朋友观看儿童专场节目。

适时鼓掌不盗摄

演出过程中不合时宜的鼓掌或叫好容易打扰演员演出,影响观众状态,可以在幕间、灯光全熄灭时、演出结束谢幕时鼓掌喝彩。演出期间未经官方授权,不可拍照、不可拍摄、不可录音,尊重演出者和版权所有者的权益,您可在演出结束谢幕时拍摄。

温馨提示:您可提前了解鉴赏该艺术门类以及本场演出的小知识,做艺术的“同道中人”

礼貌谢幕缓缓离

艺术家谢幕可以说是整场演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艺术家表达对观众谢意的一种艺术化礼仪。在演出过程中,每个节目或曲目结束时,艺术家都会向观众谢幕,观众对每次谢幕均应报以掌声。在最后结束总谢幕时,热情的掌声是对艺术家最好的尊重,剧小院将和观众一起热烈鼓掌喝彩。待演员退场后,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且安静的离场。您可在剧院公共空间打卡留念,也可与好友在剧场外回溯今日欣赏到的精彩瞬间。文明、优雅的观演体验将让本次艺术之旅更为舒心、畅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为更好的了解观众好友们的观演体验,请大家就“您最反感的观演不文明行为”一题进行投票(可多选哦~)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本期作者、编辑:王润

本期监制: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