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

作者:毅品文团队大水牛,欢迎转发

此番加沙冲突当中的以色列军队是全力发狠。观众们可以在各种媒体上见到以军的步兵乘坐着装甲厚重的“雌虎”步兵战车和“梅卡瓦”坦克在街头巷战;也可以见到以色列空军的战斗轰炸机在凶狠地轰炸平民营地。大家看完这火爆的战争大片以后突然意识到似乎还少了一个角色:以色列海军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海军倒是没有缺席这次加沙冲突,不过它在此次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很小(中东历次冲突中的作用也一样)。加沙冲突一爆发,以色列海军就出动挫败了哈马斯的海上突击行动(阿拉伯人使用渔船和快艇偷袭)。由于目前仍然是保密阶段,以色列没有公布具体细节。不过防务专家们推测以军是使用了萨尔4级导弹艇或者小吨位的巡逻艇来进行拦截任务。毕竟护卫舰不适合这个任务,那些小军舰出航准备时间短,也更具备机动能力。

我们先来看看以色列海军有什么家当?它拥有五艘海豚级潜艇、数艘萨尔级的护卫舰以及12艘的萨尔级导弹艇,还有十九艘小型巡逻艇和五艘登陆舰。就在这其中,护卫舰和潜艇占据了海军的大部分人数编制和维护费用,它们在加沙冲突中有什么表现呢?

《耶路撒冷邮报》在加沙冲突一爆发初期就说过以色列海军已经行动:出动了两艘萨尔6型护卫舰跑到加沙海岸线附近对哈马斯组织的小型兵工厂作坊和观察哨进行炮击。其实萨尔4级导弹艇就可以胜任这种工作了,它们拥有76MM舰炮。那些护卫舰贵得要死:上面装满了相控阵雷达、捕鲸叉导弹还有直升机。在那片海域,这种护卫舰已经算是一流装备水平。拿这些高科技一身的护卫舰去炮击穿拖鞋拿AK步枪或者RPG火箭弹的游击队简直是浪费资源。因为它那些高科技的玩具在这里根本没有任何用途。以色列用这些护卫舰去炮击海岸线无非就是吃准了哈马斯没有反舰武器,才敢这样放肆。当然,战争中也有意外情况,假定真有人拿了反舰导弹出来,那么吃亏的只能是以色列海军自己了。

这并非小编危言耸听。前几年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就用反舰导弹击中了一艘萨尔5级护卫舰。结果以军出尽了洋相:导弹命中以后,不但丧失了战斗力;它的密集阵系统也根本没有反应。用萨尔6型护卫舰这种高档货色去炮击哈马斯游击队就好比是用高射炮打蚊子。政府无非就是告诉民众:我这艘军舰还有用,老百姓花了钱买军舰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另外一种萨尔5型护卫舰干脆就不去炮击了,因为它的两门主炮都布置在舰桥两侧,而且威力小射程也不够(只有25mm口径),让这种军舰去执行炮击任务非常不适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明知道护卫舰之类的大型军舰在以色列这种环境中没有什么大作用,但海军不吸取教训,仍然坚持搞舰艇大型化发展。防务专家只好解释:尽管以色列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生存环境大大改善,军事压力减轻以后,海军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发展对象;海军纯粹是为了和陆、空军争夺宝贵的资源,为海军高层争取最大的利益。四十多年来,以色列海军高层已经和国内军工集团、政府决策圈人士形成了势力很大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尾大不掉。在以色列国内,明智的人一直试图纠正这种错误,但无法挽回以色列海军继续在错误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前进。

最荒唐的人在以色列潜艇部队。这支部队最早建立起来是病急乱投医的结果,他们有武器就接手,为了以色列的建国生存什么都不顾了。后来逐渐在中东战争中发展成控制以色列占领的海域,并借用潜艇部队把敌对国家的海军统统封锁在港口内的战略任务。但局势变了,因为阿拉伯国家不再有战争威胁了,以色列的占领海域规模迅速缩小。但潜艇部队根本没有随之缩小规模,反而提出了要求具有战略打击能力的(具有核弹攻击能力)中远程射程的潜艇。这简直是“好高骛远”,因为完全和国防需求根本不匹配。虽然海军可以扯以后不依赖美国的保护伞,纯粹靠自己也能具有保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联合国五常能部署核潜艇那是因为自己本国有足够大的领土和领海面积,也有足够的综合国力玩得起这个昂贵的潜艇。其次,核潜艇是为了防御敌对国家核突袭的情况下,具备核反击能力而特意布置。就以色列那种一丁点大的国家去哪里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它的三位一体核反击能力根本不现实。以色列的国土就是那么狭窄而且还是长形的,一旦要遭遇核弹突袭,那基本就是亡国灭种。没有什么核反击的指挥枢纽和决策高层能活下来。所以搞什么核潜艇那完全是不现实的梦想。就算是搞那些常规的破坏交通线和去敌人港口布雷这种任务。以色列海军目前也没有这种需求任务。剩下就是搞用来运输特种部队渗透进对方的地盘进行特种作战。倒是最近确实有一个哈马斯俘虏了海军的第13特种小队的新闻,而且估计还是全军覆灭。从历次中东战争中看,以色列的潜艇部队真的没有什么存在感。可以说这支部队纯粹是浪费钱的典型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都知道,军队是靠国家养着。军队的装备采购非常费钱,装备费用还分采购费用、研发费用和日常训练、维护费用。以色列长年累月打“治安战”,它还要拿一笔钱应付物资消耗和战斗人员的补贴。平常以色列没有发生大规模战斗的情况下,它要拿GDP5%来应付军费已经是严重拖国家经济的后腿了。这也是这个国家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美国媒体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特拉维夫的生活成本指数是全球第一排名!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以色列军费差不多已经是极限了,不可能再上升。

一方面欧美西方国家给的援助十分有限,军费也不能再多给,另一方面海军死活一定要走一部分钱做建设;治安战又没完没了。这种情况下,上述费用一分钱都不能少,政府只好牺牲基层部队的士兵的利益了。根据外媒报道,虽然以军多次迫于压力在最近涨了军饷。但基层官兵战时的军饷也只有当地人最低工资标准的65%,而那些没有去一线打仗的士兵情况更糟糕,他们只能拿26%。这样下去当兵谁还有干劲?部队也保持不了士气。这次冲突中以军士兵表现很差劲就是其中原因之一(有点水平的士官都嫌工资太低跑掉了)。究其原因,人数规模最少的以色列海军负有一部分责任。因为他们不切实际地发展装备需求占用了相当大一部分资源和军费,却对国家安全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喜欢本文的朋友还请多多分享转发,大家有什么有趣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本文为毅叔说世界系列,感兴趣的朋友,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毅叔说世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