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进一步减少和整治违规停放充电、非法改装等引发电动自行车安全的突出问题,按照市级有关部署安排,5月29日晚,由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主要领导带队,会同城管、公安、应急等部门及各街镇,出动71个组、200名检查人员开展专项排查整治,严把安全关。(相关报道:)

本次夜查行动,检查组深入辖区92个高层民用建筑、建筑架空层、自建房、沿街门店、夜间经营使用场所,重点检查了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场所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是否合规、有无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以及是否存在“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违规行为,共计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自行车48辆、查处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3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查中,执法人员将宣传、劝导和执法相结合,向群众讲清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的火灾风险和事故危害,以及引发事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劝导群众主动搬离违规停放在楼内的电动自行车,争取理解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检查中会专门对停放在楼附近的电动车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电池不在车上,便会协同民警一起对行为人进行劝解,引导居民将入户充电的电瓶带出室外进行充电。”消防监督员王波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好的管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安全工作,目前海淀区560余个社区均已实行了电动自行车赋码登记管理措施,利用二维码登记、管理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以及车辆的信息,方便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联系到车主进行针对性处理。“此次检查,我们发现一辆没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也是通过扫码第一时间找到了电动自行车车主,随后劝导将其电瓶携带至户外进行充电。”王波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自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以来,海淀区累计建设充电设施17.9万个,其中居住区建设15.7万个,居住区外约2.2万个,可满足辖区电动自行车的日常充电需求。下一步,海淀消防救援支队将持续指导各街镇提醒管理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居民群众自查自改违法违规行为,利用各类媒体、宣传载体,广泛宣传普及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停放充电和违规改装的火灾危害,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何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

这些安全措施请对照自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阚丽丽

编辑:张楚佳

部分内容来源:应急管理部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