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第一勿迷言慧定别。慧定体不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善知识,此义即是慧等。学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定慧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心不善,慧定不等。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口诤。若诤先后,即是迷人。不断胜负,却生法我,不离四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惠能传的法门,以定慧为本。教内修行,修戒定慧。惠能法门,以定慧为本,且看其是如何的“定慧为本”。

慧定体不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不管是“一”还是“二”,可以说都有些对象化了。不一不二,就从非对象化。“即定”,定了下来,才是“慧体”,“即慧”,就是即慧之时,是定体显用之时。即,就是就在那个当下,就在那个当即、在兹之时。这个“即”是非常要紧的,其要紧之处在于即定就是身心在那个当下在定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当下。可以说是回到每一个事实发生的当下,回到事情本身。不落入任何的名相概念中。

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我们看蜡烛,照的最好的时候是没有风的时候,燃烧得很定。最好的燃烧,火苗之定在其中。火苗很定的时候,蜡烛燃烧的光热照遍十方。

定时静定,慧是观照。观照时了了分明,此心是静定的。越是静定的心,其观照越是清晰透彻。在观照的当下是静定的,这是真观照。在静定的当下有清晰分明的观照,这是真静定。

善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善知识,我的理解就是真正善于把善的知识化入到行动之人。上面的表述就是“定慧等”。定慧等持。

持,这是真修持,即知即行,知行合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定慧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心不善,慧定不等。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定不能对象化为一个定的相,慧也不能对象化为一个慧的相。法是不一不二的,一旦落入对象化的二相,很容易心口不一,知行不一。

真心之至诚的,诚而明。我们的意识心容易固化、概念化,也善作伪、善掩饰,常常心口不一。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无住生心,无中生有,以观其妙。心没有妄想执着,也就回归清静,回到清澈的真心,一个定慧等持的真心。

定慧等持不是学来的,而是真心之本然。在我们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时候,那颗清透的真心就现出来了,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口诤。若诤先后,即是迷人。不断胜负,却生法我,不离四相。——口诤,就是和人争辩,争得面红耳赤。这样只会在原地兜圈子,在思辨纷争里出不来。争了个胜负又如何呢?却生了法执、我执,生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此,何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