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开始,以后所谓的外国X大电影节,都要掉滤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查了一下戛纳电影节期间,外媒的几大主要媒体,对中国影人的报道,极少极少。

就连章子怡也只是墙外开花墙内香。

可能很多国人不愿承认这一点。

还沉迷在自嗨的节奏里。

以前,戛纳电影节还算盛事,

但今年,变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戛纳影后给了4个人。

这4人分别是歌手为主业的赛琳娜·戈麦斯,

高票房女主佐伊·索尔达娜,

大家没听过名字的墨西哥女演员阿德利亚娜·帕兹,

还有一位男变性为女的跨性别西班牙演员卡拉·索菲亚。

所以,这位变性演员卡拉创造了一个历史:第一位变性戛纳影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她们四个获得戛纳影后的,自然是一部题材不一般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艾米莉亚·佩雷斯》,讲述的是墨西哥犯罪头目变性成女性以逃避追捕的故事。

然后它的类型属于音乐犯罪轻喜剧。

里面的4位主要女主演都拿到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们几位来到戛纳了。

但是颁奖前走了3个,因为工作行程冲突。

当然,她们几个也没想到会拿奖。

佐伊告诉赛琳娜这个喜讯,后者才知道她们拿大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并不是戛纳电影节第一次给一部电影里的多位演员同一奖项。

有过其他的先例。

但今年的戛纳很奇怪。

我不知道大家看出来了吗?

电影节越到后面,大奖越重。而媒体浓墨重彩的无非就3部。

可偏偏就是这几部题材不太主流的电影,成为了外媒大肆报道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戛纳电影节期间,《名利场》和《好莱坞报道》等主流杂志倾向这几部电影。

其实参加戛纳的各国电影有许多部,可来来去去报道的就还是这几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了金棕榈大奖的是《阿诺拉》,讲述的是一位女性脱衣舞年和俄罗斯寡头儿子的爱情故事。

不出意外,这部电影里又把俄罗斯富豪说得啥也不是,除了有钱。

该片主创在戛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本片导演就喜欢拍摄性工作者这种题材的作品。

据说这部电影是幽默感人的类型,最后的结局类似带点感谢性工作者这个群体……

唉!西方的价值观越来越有问题了!

但人家觉得这种很正常。

《芭比》的女导演格蕾塔·葛韦格称赞《Anora》是一部“令人难以置信、充满人性和人道主义的电影,俘获了我们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这个导演,

解释了此次戛纳影后出四黄蛋的原因:觉得电影里的女性团结太有爱了,认为奖项颁给她们四个人非常能体现出女性团结的力量。

(根据《billboard》的报道)

这番话说出来,我是一个字都不愿相信。

整个世界几十亿的女性,需要在一部变性人题材里感受到女性团结的力量?

疯了吗?

这个世界除了男的,剩下就是女的。

啥时候缺女性团结的题材和力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年来,从小雀斑的《丹麦女孩》到格蕾塔·葛韦格自己的《芭比》,越来越多的LGBT主题的电影进入到主流视野中。

动不动就说这个群体遭受仇恨、待遇不公平。

包括这次获奖的西班牙变性女演员

在戛纳的舞台上也是一把泪地哭诉变性人群体的不容易。

大哥大姐啊,这个世界上不容易的人,有很多很多啊!

这个世界没有针对谁!

你都拿奖了,到世界的舞台上受万人瞩目了,而且现实世界里他成为她之后,原来的妻子也没有离开现在的她。

一家人过着衣食无忧甚至非常富裕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感觉格蕾塔·葛韦格成为戛纳的评委主席,大有一种给她报《芭比》之仇的感觉。

之前她的《芭比》在许多大奖上都输给了《奥本海默》。

果然拼价值观输出,他们也知道干不过原子弹。

只能事后补偿。

可是她当评委之后,她宣布得奖的作品我还真不愿意跟外媒的口吻那样去大夸特夸。

另外一部在外媒那里收获极强存在感的就是伊朗导演的电影《神圣无花果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伊朗人拉索罗夫,在伊朗被判过刑后逃离该国的人。

电影描述了伊朗各种被围困,整部片都在迎合西方人对伊朗的负面看法。

然后他拿到了评审团特别奖。

考虑到近期发生的事情,真的对这部电影在这个时候拿到西方的大奖有点奇怪的感觉。

总之,这就是戛纳电影结束之后,最受外媒关注的3部电影。

其实写到这,读者也能发现一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主流电影节,逐渐给这些边缘人群题材曝光度,刷存在感,目的很明显。

要么就是继续鼓吹西方价值观那一套。

真正普世好价值观的电影,少了。

曾经为这个世界带来很多正常价值观的电影人也渐渐离开了这个电影节。

其实,我们国家的演员们,以后不必要凑这个热闹了。

这个平台的光芒已经消散了,群魔乱舞的狂欢,不去也罢!

(图源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