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为什么我们年轻的时候,一天只睡4小时就能“满血复活”,但到了中年,一天睡10个小时都感觉没睡够? 为什么以前一口气上五层楼都不带休息的,现在爬两层就开始喘气了?

其实这些现象可能暗示着,你的身体机能正在衰退,这是衰老的一部分表现。

有人可能会想:我才三四十岁,年纪轻轻,怎么就“衰老”了?

实际上,2019年斯坦福大学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的一项研究已经发现,人的衰老并不是匀速的,34岁就会迎来年龄增长相关血浆蛋白质水平变化的第一个转折点(后面两个转折点分别是60岁、7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衰老相关血浆蛋白质峰 值变化。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2023年,中国研究团队发表在《细胞》旗下子刊Med杂志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中国女性衰老的动态变化会在2个时间点加剧——30岁和50岁。 研究人员指出,30岁和50岁大致对应了参与者生育和更年期的分界点,这些事件可能导致女性内分泌水平发生较大波动。

而且,每个人的实际年龄(实际活了多少岁)和生理年龄(身体各方面功能、生存能力随时间变差的进度)可能并不同步。和同龄人相比,有些人更显年轻,而有些人就是老得更快。如果你的生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或是表现出了一些衰老迹象,说明你可能真的“老了”

加速衰老的原因有哪些?感染、排毒不当会促进衰老吗?延缓衰老的秘诀,是节食、休息还是运动?

营养补充剂、肠道菌群… 科学家还发现了哪些可能逆转衰老的“黑科技”?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 获取衰老相关高质量研究合集与抗衰老“秘籍”。

生理年龄是什么,可以测出来吗?

生理年龄受遗传、身体素质和外部环境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科学家发现,生理年龄可以预测死亡率和各种年龄相关疾病(俗称“老年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

衰老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系统以及细胞、生物分子都发生了变化, 但 衰老的机制、和这些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仍然不清楚,所以衰老的程度很难量化。虽然科学家研究出 了多种模型,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标准化或公认的模型可以对生理年龄进行量化。

不过,2022年发表在《自然》子刊《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的一篇综述指出,衰老的一些“结果”是可以直接观察或测量的,包括几个层面:

可观察的年龄敏感表型(ASP)、器官层面(各项功能指标)、组织层面(组织和血液成分的生物标志物)、细胞层面(线粒体生理和功能)、分子层面(DNA甲基化、端粒长度)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测量衰老的多个层面。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其中,“年龄敏感表型”就是肉眼明显能观察到的衰老特征,比如 :皮肤变薄和皱纹增加、头发变白、认知能力下降等。

还有器官和组织层面的身体成分和功能的变化,虽然肉眼不容易看出来,但现有的临床检查项目可以查出来,比如:肌肉减少(肌肉质量降低)、骨密度下降、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肾功能下降、低度组织炎症等。

而开头提到的血浆蛋白质组研究,则是从组织层面测量生理年龄。研究人员选取了血浆中的373个蛋白质,组成了一个性别独立的血浆蛋白质组时钟模型,发现它预测生理年龄的准确性很高。而且,即使只选其中9种蛋白质组成一个简化模型,也可以高精度预测年龄。这9种蛋白质分别是:骨硬化蛋白(SOST)、人多效生长因子(PTN)、嗜铬粒蛋白A(CGA)、SCARF2、ARFIP2、GDF-15、IGDCC4、MLN、RET。

这些指标的变化都可以作为生理年龄的衡量标准,被称为“衰老的生物标志物”。但各种标志物纷繁复杂,如果用一个大而全的模型把它们整合起来,会不会更好呢?

容易观察或检测的衰老标志物有哪些?

2015年,欧盟委员会支持的一项代号为“MARK-AGE”的大型研究项目进展发表在《衰老与发育机制》(Mechanisms of Ageing and Development)杂志,研究在欧洲范围内挑选了约3200名参与者,目的是确定一组强有力的人类衰老生物标志物。和孤立的标志物相比,把这些参数加以适当的权重、组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测量生理年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根据相关研究,选择了一些经典的衰老相关候选生物标志物,对参与者进行检测。其中,容易观察或临床可测量的指标包括:

1.评估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的指标

  • 自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情况(ADL,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比如吃饭、洗澡、梳头、穿脱衣服、控制大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

  • 压疮风险:Norton量表;

  • 健康状况:现患病和曾患病病史、自我感知的健康状况、使用处方药的数量和类型;

  • 认知状态:STROOP测试(评估抑制认知干扰能力的测试)、15张图片学习测试;

  • 情绪状态:ZUNG抑郁自评量表。

2.身体功能指标

  • 体重指数、腰围和臀围;

  • 静息时的血压和心率;

  • 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

  • 椅子测试:也叫五次重复坐站测试(5 Times Chair Stand),测量双臂交叉从椅子上站立五次所需的最快时间;

  • 握力。

3.经典的临床化学指标

(1)全身代谢和毒性相关指标

  • 血尿素氮和肌酐:用于评估肾功能;

  • 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作为葡萄糖稳态、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状况的衡量标准。

  • 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全身葡萄糖负荷,以检测是否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状况。

(2)脂类代谢相关指标

  • 空腹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用于检测脂质代谢紊乱。

  •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一起,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核磁共振检查:测定不同粒径等级的脂蛋白浓度。

  • 此外还有评估全身炎症状况的指标(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和一些性激素等。

至于这些指标要怎么组合才能准确地计算出生理年龄,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比起各种细化的指标,下面这两个研究总结的反映衰老的身体信号,或许更“简单粗暴”。

7个衰老信号:“老年综合征”的4大特征和女性衰老的3个信号

2019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主任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上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老年综合征”不只是找上中老年人,在青壮年人群中的比例也不少。

研究纳入了 900多名因急症住院的成年患者(中位年龄为66岁,女性占47.7%), 入院时使用了国际居民评估工具急诊护理评估量表(InterRAI AC)进行评估。此前研究发现,这个量表可有效地在急诊环境下识别老年综合征 (geriatric syndrome) 。

结果发现,患者的年龄每增长10岁,认知障碍、谵妄、日常生活活动依赖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活动受限、90天内有跌倒史、大小便失禁、皮损问题、沟通和感觉障碍以及呼吸困难等“年龄相关问题”的患病率会增加。其中,认知障碍、日常生活活动依赖、90天内有跌倒史和大小便失禁这4大问题和衰老的关系尤其明显,统称为“典型的老年综合征”

注: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颁布的《护理分级标准》,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依赖的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脱)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 上下楼梯共10个项目,根据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四个等级: 重度依赖 ( 全部需要他人照护 )、 中度依赖(大部分 需要他人照护) 、轻度依赖(少 部分 需要他人照护 )和无依赖( 无需他人照护)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

  • 70岁及以上的住院患者中:64.6%的人至少患有1种典型的老年综合征。

  • 50-69岁的中老年患者中:38.9%的人至少患有1种典型的老年综合征。

  • 50岁以下的青壮年患者中:34.6%的青壮年患者至少患有1种典型的老年综合征——和50-69岁的中老年患者相比,这个比例并没有低多少。在这部分“早老”的青壮年患者中,一半(50.69%)的人都是38-49岁,甚至还有小部分(6.5%)的人在34岁以下。

可以这样理解:过了70岁还没有“认知障碍、日常活动依赖、90天内有跌倒史和大小便失禁”这些问题,可能说明身体比实际年龄“年轻”;而如果还没到岁数就有这些问题,可能是“身体功能下降”、提前衰老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开头提到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也发现,预计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的人,认知和身体测试中表现更好。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身体机能下降和衰老的关系。

另外,开头提到的另一项女性研究还指出了3个女性衰老相关的显著变化:炎症激活、激素调节紊乱和多组织功能退化(主要包括骨密度丢失、肺功能降低、肝损伤退行标志物的积累,前两个都是已有的临床检查项目)。

整体的复原力下降,或能更早地预测衰老

为什么年轻时不怎么生病,老了就更容易得各种病呢?

可能是身体从损伤和疾病中恢复的能力——也就是复原力下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复原力的定义是,机体应对挑战或压力时能修补损伤、恢复体内平衡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复原力生物学与衰老生物学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复原力会下降,新的损伤不断积累,从而导致各种老年病的发病率、虚弱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反,众多生理功能标志物的复原力增强,与长寿和健康衰老相关。用它来评估的生理年龄,远早于“老年病”等明显表现以及虚弱等老年综合征。

研究还发现,急性压力会加速衰老和死亡率,而年轻或中年个体的复原力或许可以预测未来的健康寿命和整体寿命。

延缓衰老的秘诀,是节食、休息还是运动? 科学家还发现了哪些可能逆转衰老的“黑科技”?

《学术经纬》团队精选了CNS及子刊的25篇衰老主题重磅进展解读,并同步盘点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衰老主题高分研究论文,助您掌握关于衰老的前沿动态。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衰老相关高质量研究合集与抗衰老“秘籍”。

参考资料

[1]Lehallier, B., Gate, D., Schaum, N.et al (2019) .Undulating changes in human plasma proteome profiles across the lifespan. Nat Med 25, 1843–1850.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19-0673-2

[2]Are you a rapid ager? Biological age is a better health indicator than the number of years you’ve lived, but it’s tricky to measure. Retrieved May 17, 2024 fromhttps://theconversation.com/are-you-a-rapid-ager-biological-age-is-a-better-health-indicator-than-the-number-of-years-youve-lived-but-its-tricky-to-measure-198849

[3]Keshavarz, M. , Xie, K. , Schaaf, K. , Bano, D. , & Ehninger, D. . Targeting the "hallmarks of aging" to slow aging and treat age-related disease: fact or fiction?. Molecular Psychiatry. DOI:10.1038/s41380-022-01680-x

[4]Bürkle A, Moreno-Villanueva M, Bernhard J, et al(2015). MARK-AGE biomarkers of ageing. Mech Ageing Dev. 2015 Nov;151:2-12. doi: 10.1016/j.mad.2015.03.006.

[5]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WS/T 431—2023.护理分级标准.

[6]罗园,安然,王晨,&赵丽萍.(2022).急诊常见老年综合评估工具研究进展.护理研究(012),036.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2.12.023

[7]Peel, N M, Hornby-Turner, Y C, Henderson, A, Hubbard, R E,Gray, L C (2019) . Prevalence and impact of functional and psychosocial problems in hospitalized adul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20(10), 1294-1299. Doi:10.1016/j.jamda.2019.03.012

[8]Li et al., Determining a multimodal aging clock in a cohort of Chinese women, Med (2023), https://doi.org/ 10.1016/j.medj.2023.06.010

[9]LeBrasseur N(2021). Resilience as a Determinant of Healthspan and Lifespan in Mice. Innov Aging. 2021 Dec 17;5(Suppl 1):161–2. doi: 10.1093/geroni/igab046.621.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