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好不容易胜利,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国共内战时期又开始了。国内混战的时期,让这个国家濒临破碎。国民党拥有着精兵郎将,但是共党却什么都没有,实力还是比较悬殊的。但是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功打败了国民党。共党的艰难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所以能够拥有幸福生活真的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的冬天,黄维军团被包围在双堆集的附近,当时的老蒋下令让杜聿明带领着徐州总部队去解围,但是他却没有像老蒋预想的那样,解救了他们。反而让自己也深陷囫囵当中,他被周围的陈官庄士兵包围了,当时他的手下有三个兵团,手里面掌握着25万重兵,兵力特别的雄厚。为了能够成功地突围,他让这三个兵团分头行动,并且在同一时间展开突围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接到命令,准备部署

这三个兵团在接到的命令之后,都做了相适应的部署,不过孙元良的兵团有点奇葩,他的手下只有两个军大概兵力会有5万多,在兵团当中孙元良是一期将领。当时的孙元良在接到了突围的命令之后,他担心杜聿明会让自己的兵团打掩护,这样一来兵团就有可能会面临全军覆没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兵团,能够成功突围,他给自己的部队下命令提前切断,所有的电话线以及命令传递线路。在突围的过程当中,谁的话也不听,只听兵团团长的安排。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后来上级又下令不要突围了,改在了包围圈当中,死守紧紧地守住自己的阵地,放弃突围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没有听从所以灭亡了

当时的另外两个兵团在接到的命令之后,先后退到了自己的包围圈当中。孙元良的兵团因为甚至把电话线切断,所以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结果原本是三个兵团一块突围,就变成了孙元良一个人的兵团突围,结果大家都能够想象得到,他们的兵团5万多人已经全军覆没。他本来以为自己很聪明,但是没想到命令的改变,所有的将士们都丢掉了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兵团司令,却趁着战场的混乱,伪装成低级的军官,成功脱逃。后来又伪装成当地的农民,在河南信阳坐上了火车,逃到了青岛之后又坐上了轮船,逃回到了南京。当时的孙元良逃回到南京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肯定死了,而杜聿明也以为这些人肯定死了,他在包围圈当中苦苦地挣扎着。到了1941年1月份,他手中仅剩下的这两个兵团全部都被歼灭了,杜聿明在战场上没被俘虏,这些兵团的领导结局各有不同。

三、跟着老蒋逃到了台湾

除了孙元良之外,没有一个有善终。之后国民党失败了之后就退到了台湾,孙元良也跟着老蒋去了台湾。可能是经历了一番生死之后,也看淡了生死吧,或许又是看透了国军的腐败无能,在他们的带领之下,国军不会有一个好下场。慢慢的孙元良也意识到,自己或许应该离开这里,很快就申请退出军界做起了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了2007年,他在台湾因病去世,享年103岁,他是黄埔军校一期军官当中最长寿的一个人。当初把电话线切断了,以为自己能够能够侥幸带领着部队逃脱,但是万万没想到上级的命令却停止了,而自己虽然是全军覆没的那一个。在混乱之际,他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士兵,反而是自己偷偷地逃跑了,还好逃到了老蒋的根据地,也算是留了自己一条小命。

总结:

其实人们对于孙元良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虽然说他是一个临阵脱逃的人,但不可否认他也是抗日名将。也许为了一己私利做出了很多对老百姓不利的事情,但是在抗日战争这件事情上面,他也是付出了实打实的功劳。当初孙元良在突围的时候,下定命令切断了电话线,导致手中的5万人全部都覆灭了,这件事情究竟是对还是错误?如果孙元良要是一直跟着杜将军,那么接下来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