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团终于出手了!

最新消息,美团即将在中东上线外卖平台,这是美团出海第一步,王兴亲自带队,再创一个美团。

就在前几天,美团仅用一年时间,就成为香港外卖市场“榜一大哥”,旗下骑手甚至做到月薪4万港元。

上个月,美团发布2023年财报,公司去年总营收2767亿元,增长近三成。

其中贡献最大的还是美团核心业务--配送。其他业务板块,美团优选、共享业务等,集体发力,比2022年同期实现了双增长。

这一战,王兴跑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数王兴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活生生地复制美国互联网的发展史。

九战九败的业绩,让王兴一度成为行业圈内“行业冥灯”,直到美团成功。

经过十几年的磨砺,美团已经是内地的本地生活服务带头大哥,市值一度超过百度,逼近过阿里。

不过如今,美团市值仅为7000多亿港元,与巅峰时期的2.6万亿港元相比,跌幅达到近八成,蒸发将近2万亿港元。

面对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王兴带领的美团还能重回万亿巅峰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创业的路上,王兴为何屡败屡战,他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其实王兴不怕失败,是因为背后有人托底。

王兴出生于福建龙岩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父亲王苗是当时第一批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

王苗最初只是一个包工头,后来成功转型创办了水泥厂,目前水泥厂年产量已经高达200万,创造出销售额超过10亿的战绩,成功地坐稳福建省最大的水泥厂的宝座。

但对比事业上的成功,教子上的成功更让王苗引以为豪,在王兴与姐姐身上丝毫找不到纨绔子弟的影子,两姐弟从小一路都是学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姐姐高考后考入清华,王兴也在18岁时被保送到清华,大学毕业后又获得了去美国读博深造的机会。

2004年,25岁的王兴在美国亲眼目睹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骨子里就有创业基因的他,毅然中断博士学业,迫不及待回国创业。

但读书顺利的王兴,创业却非常曲折坎坷。

成立美团之前,王兴与他的同学王慧文、赖斌强一起创建过多多友、游子图。

多多友因为没有资金推广失败,游子图则因受众太小而半路夭折。

转眼间到了2005年 ,此时哈佛大学扎克伯格创立的Facebook用户正以爆发式的增长在美国爆红。

其独特的社交沟通方式让王兴们感觉“似曾相识”,因为他们第一次创业的产品“多多友”与Facebook有不少相似之处。

Facebook让王兴、王慧文、 赖斌强深受启发,2005年12月“校内网”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一炮打响这个“校内网”产品,王兴等人可是铆足了劲,做足了功课。

因为“校内网”的主要用户是大学生群体,所以他们各显神通,在大学生群体之中“投其所好,送其所要”,帮助校内网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宣传。

这就是美团做“地推”最初的雏形。

地推效果好得出奇,校内网仅仅发布三个月,3万多的长期用户被它牢牢吸引。到2006年3月,一路高歌猛进的校内网,用户已经成功突破一百万。

苦恼的是,王兴的校内网随着用户的激增迎来了一个考验:

服务器和宽带撑不住了,多次出现网站瘫痪现象。

但校内网刚刚起步,并没有多少盈利,想要进行硬件升级但无奈囊中羞涩。

王兴不愿意找父亲帮忙,但是如果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把校内网继续办下去,只有融资和变卖这两个办法。

可惜的是幸运之神没有光顾。

校内网的融资“出师不利”,王兴等人当时毫无融资经验,对校内网的商业模式,如何变现、盈利等稀里糊涂,再加上他们不善于沟通,融资商业计划自然没有被风投公司看中,红杉资本毫不犹豫放弃校内网,转身却向占座网抛去了“橄榄枝”。

正当王兴等人陷入一筹莫展时,千橡的老板陈一舟报价1600万,想收购“校内网”。

王兴和几个创始人几番激烈讨论,尽管王慧文强烈反对出售校内网,但最终还是被“一分钱难倒了英雄汉”,他们无可奈何地出售了“校内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内网被出售后与“5Q”合并为人人网,2008,资本巨头孙正义大手笔一挥,4.3亿美元投资注入后,人人网焕发盎然生机。

人人网在2011年成功上市,市值高达70亿美元,成为当时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校内网”被出售后,王兴也被业界嘲笑为“最倒霉的连环创业者”,可是愈挫愈勇的他并没有停下创业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能先知先觉地抓住风口,王兴本人长期保持着一个习惯:他每天早上会同时打开几十个浏览器窗口,深入了解国外的科技网站和论坛信息.

这一习惯的坚持让王兴成为中文互联网第一个发现新领域的人。

2009年末,Groupon(高朋网)闯入了他的视线。

这个以团购和优惠券为核心卖点的网站在美国非常受欢迎,仅仅上线一年,融融资就收到了3000万美元。

王兴决定继续抄作业。

2010年3月4日,王兴正式成立“美团网”,主营团购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跟风者越来越多,窝窝团、拉手网、网团网一个接一个登场。

团宝网刚成立就到手220万美元的融资,B轮融资又得到了近三亿人民币;大众点评网初期便手持200万美元入场,接着又是1亿2500万美元的资金投入其中;拉手网成立仅仅三个月,三笔融资总计数额达500万美元已经到账。

相比之下,美团网的胜算率并不高。

由于王兴创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至今一战未胜,投资圈认为他是“创业界的冥灯”“最倒霉的连环创业者”,很多人不敢投美团。

直到2010年底,1200亿美元的红杉资本投资姗姗来迟地降落到王兴手上。

大量的资本涌入,“团购大战”快速升级为“广告大战”。

人们一致认为线下广告打得越多,越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为了进一步上市圈钱,团宝网,大众点评网和糯米网都不惜斥巨资参与广告大战,它们分别砸了5.5亿、接近4亿和两个亿。

可在王兴看来,团购的本质是“占便宜”,肉眼可见的好处才是最能留住忠实顾客的杀手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坚持消费者第一。

先是推出“10元邀请新成员”的活动,接着宣布“过期未消费包退”的服务,并承诺七天无理由退款,禁止贿赂商户。

另一方面,校内网的无奈出售也让王兴深刻意识到,资金链关乎一个企业的存亡。

于是,当其他团购网站打得天昏地暗,不可开交时,王兴却按兵不动,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公司账户上本来钱就不多,必须“囤粮”扛过寒冬。

广告大战使其他公司深陷泥沼,拖垮了资金库,短短一年时间,6000余家网站仅残存1000来家苟延残喘。

恰好此时,美团获得阿里巴巴5000万美元投资。

当竞争对手无米可炊时,王兴却炫耀般地晒出了公司账户:6192万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美团大肆出手,到处圈地、收购,2013年一口气开了70多个分站。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美团能成为胜者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参与烧钱的线下广告战,保存实力,把资源用在刀刃上,比如用心提升服务、搭建后端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底,美团实现了盈亏平衡,需要寻找业务新的增长点。

由王慧文带领的一个团队负责监控市场所有的交易,发现日过千单的交易量就立马跟踪研究。

他们的雷达扫到了“饿了么”,研究发现这是个高频、高毛利的平台,这次换王慧文“抄作业”。

2014年,美团正式杀进外卖市场。

但起初外卖市场并不好做,因为江湖上有老大哥“饿了么”:

张旭豪的带领下,“饿了么”成为一个比较能打的队伍。经过五年厮杀,饿了么有先发优势,加上“饿了么”背后有资金雄厚的金主,它根本不怕打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运的是王慧文抓住了取得胜利的四个关键法宝

第一,下沉市场。美团避开饿了么已经攻占的一二线城市,从尚处在空白市场的三四线城市入手,并且对用户疯狂补贴,仅大理就投入6000多万。

第二、培养有过硬的执行力的地推人员。

第三,美团充分利用大数据,制定更加出色的市场营销策略。

第四,采用多元化的业务模式。美团不仅提供了外卖送餐服务,还拓展了酒店预订,旅游服务,电影票务等多种生活服务,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美团全面压倒饿了么,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单,市值高达1.82万亿港币,而饿了么到现在还没有上市。

为了继续优化服务,2018年美团又埋头做了两个系统:分别是美团超脑系统和餐厅RMS系统。

超脑可以在用户下单后0.55秒钟以内,就把订单和配送线路指派给骑手,不仅物流通畅得到了保证,还发挥了就业稳定器的作用。

餐厅RMS系统帮助商家实现数据化管理,给数百万商家提供包括点餐、收银、外卖、厨房管理、进销存、会员营销、财务报表等在内的“一条龙”解决方案,让商家精细化、高效运营得以实现。

数字化系统让美团如虎添翼,在王兴的智慧带领下,美团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2021年,美团市值一度突破2.6万亿港元。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美团从此之后可以高枕无忧。

眼下,美团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入侵”本地生活的抖音。

它是内容驱动的种草式消费,在流量上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加上用低价提高转化的打法,成功地让抖音本地生活的成交额从2022年的900亿元一路疯涨到2023年的300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抖音抢走的客户,极大概率是曾经属于美团的用户。

有关数据显示,美团与抖音用户重合人数高达3.3亿,重合率高达81%。

抖音成交额一路疯涨,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团业绩大受影响,甚至波及到了美团股价。

2024年2月2日,美团股价跌到了63.25港元/股,总市值甚至跌破4000亿港元。

王兴宣布了美团6年来最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为了方便业务之间的协作,集团最核心的本地商业板块都被收束到高级副总裁王浦中手中。

为了重新赢回被“抢走”的业绩,王浦中开始加大了直播和短视频的力度,并且推出了神券节等营销活动,给用户的补贴不断。

美团还开发了另外一款直播IP爆团团,其聚焦到店场景,主打低价折扣产品,正在大面积拓城。

不过尽管美团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在竞争越加激烈的当下,这一场残酷而且长久的堑壕战,谁可以取得最终胜利目前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0年创办至今,美团走过了跌宕起伏的14年,成长为一家市值超千亿港元的大公司。

现在的美团,已经撕掉了团购起家的标签,逐渐扩展到餐饮外卖、酒店、旅游、出行、新零售、共享单车充电宝,机票、电影,无人机等领域,处于无边界扩张的状态。

竞争也早已从千团大战低端打法,进入与阿里、携程等巨头搏杀的高端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王兴的计划,美团将来要追赶上亚马逊,成为一个Food+Platform的超级平台,覆盖online-offline的整个消费周期,从而形成一个很好的闭环。

但他的目光似乎永远触及不到社会的最底层,为此美团也颇受外界争议。

如今,商家、骑手和用户共同构成了美团的三大核心资产。

随着交易规模与频次的增加,有关美团与三者关系的巨大争议也越来越多。

美团长期被诟病的高佣金、二选一等问题让诸多商户苦不堪言,大数据算法让外卖骑手疲于奔命。

骑手的安全是否有着落、用户的消费是否够透明、商家的盈利是否有保障,每一个推动美团前行的力量,希望都能够在美团得到回应。

只有根植于民生,通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实现更高的商业价值,企业才能拥有更强劲的驱动力。

—End—

参考资料

名人名企名家:《王兴: 美团创业故事以及成功之路》

客家人:《这位70后坐拥千亿身家,非常低调,很多人不知道他是客家人...》

财经新天地:《王兴:美团离破产只有六个月》

饭统戴老板:《美团凭什么》

作者:夏在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