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温度纪」原创内容

叶逊谦跪在一群小孩面前,穿着一身宽松黑色衣服,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手持星星棒,用双手捧出笑脸,放大声音分贝,引导面前的小孩做游戏。他表情夸张,演绎生动,引得孩子们在现场发出阵阵欢笑声。

国际六一·儿童节前夕,喜马拉雅儿童联合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在北京大兴的春晖关爱之家,举办了一场表达体验课,叶逊谦是喜马拉雅戏剧教育专家,在喜马拉雅儿童研究“戏剧教育公益项目”,在线上和线下探索儿童内容与戏剧教育的创新,深谙戏剧教育对小孩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叶逊谦也是这场表达体验课的老师,与孩子打交道二十多年,以至于他看起来特别像一个“孩子王”。而“跪”既是他对孩子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也是他的教学技巧,简单又真诚。叶逊谦自己做了父亲之后,白天做老师,晚上当爸爸。他在朋友圈分享:“从早到晚沉浸在孩子的世界里~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逊谦在体验课上与孩子互动 图源喜马拉雅

他是从上海来到北京的。他接到邀请担任此次活动的老师时,很担忧:“我没见过这些孩子,万一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怎么办?”

但见到孩子们后,一切顾虑烟消云散,“要相信孩子,他们会帮我的。”

这里的孩子或因先天性心脏病、肿瘤、脊柱侧弯、白内障、失聪等疾病,被原生家庭遗弃,由福利院收留照料。春晖关爱之家与全国多家福利院合作,为身患疑难重症的孤残儿童提供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就医的全面服务,他们才有机会入住于此。

由于喜马拉雅和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的儿童观契合,也才有了共同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他们相信,用爱、勇气和陪伴可以浇灭内心的荒芜,陪伴能温暖孩子的每时每刻,音频可以为公益插上了翅膀,好故事有魔法,助力孩子成长,不负童年好时光。

01

三大核心原则

北京大兴一家医院病房内,小女孩朵朵(化名)突然在我面前哭起来,我没带过孩子,瞬间无所适从,像做错事一样,只能用眼神求助于朵朵的妈妈,让她赶紧过来帮忙。此时,朵朵的妈妈正在收拾行李,准备从医院带孩子回家。

妈妈见状,立马丢下手头的事情,走到朵朵面前,笑了笑,用手抚摸朵朵,发出低沉又可爱的声音,用扇子扇风。朵朵两只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周围的环境,见到眼前是熟悉人,这才安静下来。

朵朵还有另外一位妈妈叫甄红红,正在医院缴费处缴医疗费,把朵朵这些天在医院的开支费用结清,一起回家。其实说是“妈妈”,但她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更没有天然的母女认同,而是后天经过培养和确认,才建立起来的安全情感依恋。

朵朵是孤儿,一出生就面临人生困境。她身患疾病,支气管肺炎、细菌感染、贫血、心肌损害……已经三岁了,看起来个子小小的,特别让人心疼。她睁眼看世界之后,便孑然一身,独自面对陌生的大千世界,只能让人类调用起同族同类最原始的本能——爱,才能让她感受到人间的温情。

这两位妈妈所做的事情发自内心,用爱发电,用心照顾;但是在社会语境下,她们的日常活动也是一份生存工作,有专业的公益机构维系她们的社会行动。她们被亲切地称呼为“春晖妈妈”,她们依靠的公益机构叫“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即将前往的地方叫做“春晖关爱之家”。

收拾完行李,我们带着孩子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口处的春晖关爱之家牌匾 图源喜马拉雅

回到家后,我才发现,里面还有许多孩子在这里生活着。这里还有26位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春晖妈妈”,每天24小时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跟孩子们一起学习、游戏、玩闹。

“春晖妈妈”带孩子的工作很繁重,但她们每个人都特别上心。正因如此,许多孩子与她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全国范围内,每年由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照料的重症孤残儿童超过200名。北京春晖关爱之家的孤儿治愈后,被领养率高达40%。

据了解,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拥有三个公益项目,分别是春晖妈妈、春晖守望和春晖关爱之家。其中,春晖关爱之家项目自2011年与政府的“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合作,为全国儿童福利院的重症孤儿提供北上广的就医服务,完成孩子们的全程就医,包括挂号、陪同检查、住院就医期间的专业陪护、入院出院手续的办理等。

“三个项目都是基金会自营,没有让其他组织介入核心工作。”一位熟悉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的人士告诉我,他们拥有一个专业、专职的培训团队,专门培训“春晖妈妈”带孩子的专业能力。

他们以儿童为中心,把每一个儿童都视为独立的个体,要求“春晖妈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兴趣和不同的发展进程,相信每一位儿童都具有发展的潜力,并为其制定个性化发展与学习计划,通过积极的方式促进儿童主动学习。

一位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介绍,“春晖妈妈”会针对自己带的孩子专门准备一本儿童成长记录手册,上面既有抚育理念和抚育方法,还有笔记本空白页,可以把每天的抚养日记写下来,当一个孩子成长之后,上面的文字记录就是一个孩子的生长刻度表。

这遵循了三大核心原则:回应式教育抚育、安全情感依恋、滋养型学习环境。结合三大原则,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研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融合式教学方法和社会工作干预教学法,为每位儿童创造适合他们的教育机会。

北京春晖关爱之家一楼的两面墙上,一面是中国地图,上面标注了300个合作的福利院,另一面布置贴上了到此陪伴过孩子的明星访客照片。

这里离大兴机场很近,很多明星有时还会临时从机场过来探望孩子们,一呆就是一整天,陪着孩子玩。许多明星也把喜马拉雅上讲述“春晖妈妈”的动人故事,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福利院孤残儿童服务模式中,把声音的力量引入春晖博爱培养体系内,也正是基于此的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晖关爱之家里的明星公益墙 图源喜马拉雅

其中,2019年,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在喜马拉雅开启《地球上的星星》故事连载,张钧甯、万茜、娄艺潇、李若彤等明星献声。2020年,《地球上的星星》(第二季)又邀请到了林彦俊、UNINE、宣璐、汪卓成、张钧甯等明星大使,口述“春晖妈妈”的故事。

两季专辑目前累计播放量超过900万,音频为公益插上了飞向天空的新翅膀,把爱和温暖传递到更多人的耳旁。

“春晖妈妈”与老师都在尝试用声音抚慰孩子们的心灵传递爱和理解,一个在眼前的现实世界之中,日日照料;另一个在耳朵的精神世界背后,心心念念,创造更多美好的故事。

02

科学教育抚养,重中之重

现场,叶逊谦声音放大,讲述故事时惟妙惟肖,极具穿透力。孩子们全神贯注。儿童对声音的敏感度超乎成人的预料。

就当许多小学生沉迷于卡牌时,我身边一位家长的孩子格外喜欢听有声书,家长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有声书内容,但总是抱着手躺在房间里,安安静静地不说话。

很多故事的名字家长听了一头雾水,但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是耳熟能详,比如《米小圈上学记》系列。

《喜马拉雅儿童收听洞察报告》的数据印证了我的观察,10后是儿童有声内容收听主力军,喜马拉雅儿童5~9岁儿童占比53%。小学低龄儿童用户(15后)收听量占比较高,幼儿园阶段儿童用户其次。

孩子的好奇心值得好好保护。大人在照顾孩子时的许多担忧,往往会因为孩子的自我探索与共情,迎刃而解。大人的教育观念也在养育的过程中获得对孩子的认知和成长。

叶逊谦说,他参加类似的活动前,都会担忧孩子们会不受控制,万一活动失败了会好没面子,但是,他最终都选择相信孩子,找到感觉后用心与他们交往,接纳他们、回应他们、支持他们,而非控制他们、回避他们、逃离他们,每次都会获得巨大的积极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逊谦在表达体验课上生动活泼的表演,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 图源喜马拉雅

不论是从喜马拉雅儿童的功能设计、内容开发、产品研究角度看,还是从类似于叶逊谦这样的喜马拉雅儿童“产品研究专家”角度看,他们的行为与儿童的行为和语言体系相近。只要换一种角度去思考,沟通和理解的距离就会更近一点。

有一位山东的家长则观察到,他的孩子喜欢在儿童电话手表上打开喜马拉雅这个软件,专门听脑筋急转弯,“孩子学会了好多知识。”

据了解,喜马拉雅儿童是喜马拉雅公司旗下专为0~12岁孩子开发的音频内容平台,拥有超过4000万的用户,日活跃用户数及播放时长均领跑行业。拥有超过100万+优质内容,涵盖睡前故事、儿童文学、世界名著、兴趣科普国学等热门类目,孩子想听的内容全都有。

语言教育对孩子教育有非常复杂的影响,为了搞清楚其中的门道,便于让内容、受众和创作者三方都找到合适的位置,2021年,喜马拉雅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的多位资深教授,联合开发“0-12岁分级阅读成长体系”。

他们发现,0~3岁是语言发展启蒙期、3~6岁是语言发展黄金期、6~9岁是阅读习惯培养期、9~12岁是独立阅读形成期,孩子处于不同阶段,适合不同的内容进入到他们的人生中。

“0-12岁分级阅读成长体系”,从核心素养、听读话题、听读词汇量、语言发展期四大维度,将孩子的阅读成长过程,划分为语言敏感期(L1-L2)、口语成熟期(L3-L5)、听读黄金期(L6-L8)、阅读飞跃期(L9)九级四阶段。

教育抚养方式影响孩子们的漫长一生,科学和真诚是重中之重。为了让该套体系更加细化且可执行,他们标注出不同阶段孩子应掌握的词汇量、适合阅读的内容推荐,服务学校及家长更科学、有针对性地为孩子准备校内外阅读内容。

“产教融合”的另一种崭新形态出现在喜马拉雅儿童上,他们将平台上的110万+优质内容重新整理,让0-12岁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故事,为孩子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语言教育环境。

这一体系和春晖博爱的儿童观不谋而合,在春晖博爱的官方公众号上可以看到他们在持续为社会家庭传递不同年龄代际亲子关系中安全情感依恋、回应式抚育相关理念的重要性。

陪伴始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而陪伴是因,也是果,需要家人和社会耐心投入、经年累月。

03

共同价值观驱动合作

朵朵被妈妈抱在人群的后排,看起来有些腼腆,眼里充满着好奇心,看到喜马拉雅工作人员向她递来一个礼品盒,开心地接过,打开一看,原来是波波球·智能点读故事机。

活动当天,喜马拉雅儿童向北京春晖关爱之家捐赠100台波波球·智能点读故事机、100本《国学点点真奇妙》点读书,希望孩子们在故事的世界中遨游,通过听故事去感受“爱与勇气”的力量。

波波球·智能点读故事机的定位十分清晰,它想要做陪伴中国孩子成长的智能故事机,专门服务0~12岁儿童在国学、英语、科普智识上的启蒙教育。故事机涵盖的内容很丰富,原版英语《牛津阅读树》音频、出版60+年科普著作《十万个为什么》、权威早教宝典《金宝贝英文儿歌》、狮子老爸经典演绎《少儿西游记》和《婷婷唱古诗词》等系列,都包含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在手中观察波波球·智能点读故事机 图源喜马拉雅

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与喜马拉雅的合作始于2019年,“我们想要更多人知道‘春晖妈妈’的故事,她们的生存价值和社会意义应该被更多人知道。”一位工作人员称。于是,《地球上的星星》连载故事成为当时的一个产物,如今,还有许多听众被其中的故事所感召。

两家机构的合作十分密切,就在今年的第29个世界读书日,它们携手把目光放在关注孤残儿童上,在全国15座城市的20多家书店,发起“以爱之名,让爱出发”公益捐书活动,让孩子们在春晖妈妈们的陪伴下,一起通过书籍游历山川世界。

基金会与企业的合作大多是基于共同价值观而展开的。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的三个公益项目都聚焦在儿童群体,并且秉承“全人、全纳、全程”的融合教育理念,解除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孤单。这与喜马拉雅儿童提倡所秉持的理念极为相似。

波波球·智能点读故事机就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场景的家庭共听工具。某种程度上,它将接纳、回应式倾听、回应式陪伴等等核心观念,融入到了硬件产品和软件内容之中。喜马拉雅儿童代言人“波波”连接了孩子与喜马拉雅儿童之间的感情线,孩子可以很快地通过音频,从喜马拉雅儿童的优质音频世界中发现更大的天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朵朵(化名)妈妈的怀中快乐拆箱 图源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儿童与孩子之间互动的热闹程度可能超乎想象。六一儿童节前夕,喜马拉雅给全平台的用户开通了一个配音入口,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28个故事IP集体出现在配音活动页面上,吸引2万多名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参与到5万多个作品的配音中来。

一个叫“五小只”的用户朋友很喜欢知名IP《米小圈》,作为主人公“米小圈”的忠实拥趸,他给米小圈配的音超过1219次播放,收获到110个点赞。参与活动的沐然小朋友每天都会给爸爸妈妈秀自己的新配音。这就是成年人不太能理解的孩子的专属快乐,他们有时只要获得一点点的积极反馈,便会开心好些天。

好故事的确有魔法。喜马拉雅儿童和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来说早已参透这一点。据喜马拉雅儿童此前大数据显示,每晚有110万儿童通过喜马拉雅儿童收听超30分钟。对待孩子,我们只要给予足够的理解、陪伴和爱,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和他们交朋友,便能不负童年好时光。

撰写 I 石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