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具体指哪个年龄段呢?

这听起来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但如果你真想了解,便能发现这个问题会有三个不同的答案。

第一个答案,是被采用更普遍的年龄段,通常按照心理年龄划分,指12岁以下的人口。更严谨的说法是,女性12岁以下,男性13岁以下。

第二个答案,医学将14岁以下,界定为医学观察年龄段。

第三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18岁以下界定为儿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沿用了这个规定,将儿童年龄界定在18周岁以下。

当然,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力大无比、高一米九、全身上下充满了荷尔蒙的男性,他是一名儿童,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

在人口数据中,通常将14岁以下的人口,定义为少儿。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叫少儿抚养比。

即14岁以下,被视为无劳动能力,需要他人赡养。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14岁以下定义为儿童,可能是更为科学的界定标准。

从城市的角度看,各地14岁以下人口所占比例区别非常大。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14岁以下人口占各地常住人口的比例,从7.4%到37.2%不等。

具体到城市,分布有怎样的规律?我们通过一张图表,来展示这种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些城市14岁以下人口所占比重,已经低于10%,即每十个常住人口中,14岁以下的占比不到1个。

从城市看,这类城市,共有13个,除三沙和上海外,全部分布在东北的辽宁和黑龙江。

来自《上海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人口出生率仅有3.95‰。从数据看,这个数字远低于网友口口声声全球垫底的日本和韩国。

当吸引不到外来劳动力时,这种现象将成为影响上海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目前看,上海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还是存在的(详见《主要城市人口增量:大城市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大概要来了》。

除了低于10%的城市外,其余低于15%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东北三省、江苏、浙江、内蒙古,以及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城市。

外来人口较多的珠三角四个GDP万亿城市(东莞、广州、深圳和佛山),也在15%左右。

而14岁以下人口所占比例较多的城市,除了西南、西北少数民族聚集区外,大多分布在广东非珠三角地区、广西东南部、江西大部及湖南、山东少数城市。

这些地区的14岁以下人口较多,无非两个因素:

一是劳动力人口外流拉高了14岁以下人口比例,河南、湖南、江西等地属于这种情况。

二是生得多、14岁以下人数的确较多,并叠加了前述的劳动力外流因素,广西东南部、广东非珠三角地区,属于这种情况。

少数民族聚集区,很可能与保留较好的生育文化有关。

在你看来,14岁以下人口较多,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