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和韩信性格不同,身份不同,命运不同。

首先我们看下他们的性格对命运的影响。

张良是以智谋帮助刘邦打天下,在政治层面更容易“开悟”,容易想到“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更容易做到功成身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良性格上并不强势,退隐对张良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功成身退,既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让自己的晚年不必为政事操劳,悠闲自得岂不快哉?

韩信则是靠军事谋略帮刘邦打天下的,作为一个大将军,性格强势,不太擅长揣摩人心,也不喜欢拐弯抹角,政治敏感度比较低。

以韩信的性格,让他闲下来悠哉悠哉的过晚年生活,他会闲出病来,天生的喜欢打打杀杀,哪能轻易放下兵器佛系做人?

两个人的性格不同,想到的层面也不同,选择不同,直接影响了两人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我们看下他们的身份对他们命运的影响。

张良的身份是谋士,虽然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但他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肯听他话的刘邦,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主公,张良纵然有万般才华,也无济于事。一个书生,很难把天捅破。

张良的身份决定他的威胁是有限的,当他请求归隐后,刘邦就成全他了。而且,张良归隐地也在天子脚下,刘邦能控制的住他,也就方向了,而在封赏时请求把两人相见的地方封给他,让刘邦也不忍心动他。

韩信的身份则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自古枪杆子里出政权,谁掌握了对武力的控制,谁就是实际上的老大,而且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只要有兵在手,在事实上就构成了威胁。

对于刘邦而言,只要韩信不除掉,他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韩信的心情上,这种威胁是刘邦难以控制的,必欲除之而后快。

韩信和张良的身份不同,就算韩信有张良的觉悟、完全学张良功成身退,也未必能像张良那样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