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道里的甲鱼太多,捡都捡不过来,到处都是乱爬的甲鱼,整个人都捡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郑州的钓友算是见识了一场“甲鱼盛宴”,原本在河边垂钓的钓友,谁知道过了没多久发现脚下不远处竟然趴着不少甲鱼,索性鱼也不钓了,直接去捡甲鱼。

一位垂钓者(@李姐钓鱼),不一会就把鱼护装满了。你没看错,鱼护里装的不是鱼,全是清一色的甲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郑州钓友爆料,5月29日,在黄河富景生态园向东,河边的沙滩上,每隔三五米远,就有一个小甲鱼。

这些甲鱼一会儿钻水里,一会儿又爬上岸,一直在水边徘徊。大的甲鱼有巴掌那么大,小的只有碗底一样大小,看上去黑乎乎的,不停地在河边爬动,时不时露出一个小脑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边为何突然出现这么多甲鱼?而且个体大小基本一致,看样子不像是野生的黄河甲鱼。

有网友透露,这些甲鱼是放生爱好者放流的,一共放了一万多只,前后拉了两大车。这么多甲鱼放到黄河里,难怪下游的垂钓者会遇到一波波甲鱼来袭。不少人直接放弃钓鱼,拿起抄网,一抄一个准,不一会就装满了鱼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甲鱼行动有些迟缓,见了人也不知道躲避,看样子对黄河的环境还不适应。现场目击者透露:由于甲鱼的数量实在太多,一些人捡了一会儿,实在是有些“捡麻了”,又将捡回来的甲鱼给放生了。

不少现场的钓友捡了几只后,发现甲鱼太小,拍完视频后就随手放流了。最大的甲鱼可能不过半斤重,小的估计只有一二两,捡了只图好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黄河边这样的放生场景并不少见,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放生爱好者往黄河放流。放生的对象鱼类比较常见,比如鲫鱼、鲤鱼、泥鳅等,偶尔有人会放生甲鱼。但一次放生上万只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么多甲鱼一下子放流到黄河里,直接导致黄河郑州段河边出现甲鱼“泛滥”的情况。

“泛滥成灾”的小甲鱼,真的能适应黄河的环境吗?每次看到这样的放生现象,我都会在内心打一个问号。且不说它们能否适应环境,这些在养殖塘被投喂长大的甲鱼,到了黄河里,食物来源就是一个大问题。

没了人工投喂,它们吃什么?黄河里面可没有那么多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不出所料,两天过去后,有网友在同样的河段拍到了让人不寒而栗的一幕,河边不少甲鱼已经四脚朝天,肚子发胀,看样子是刚死去没多久。这些死去的甲鱼,可能是不适应黄河的环境,也可能是放生的时候已经带病,被放流没多久就死亡了。

放生者在黄河滩放流这么多甲鱼,可能是为了做善事,但殊不知这样的放生,会好心办了坏事。这些养殖的小甲鱼,到了黄河滩可能会被活活饿死,只能有很少数会侥幸存活下来。

本人在黄河边垂钓多年,这样的情况见得太多了,只要上游一有人放生,过几天河边都会漂着一些死鱼。有的放生爱好者甚至还会放流巴西龟、罗非鱼、德国镜鲤等外来物种,在不知不觉中加剧了黄河的生态演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黄河鲤鱼

就拿著名的黄河鲤鱼来说,血统纯正的黄河鲤鱼往往是身体细长,有“铁头铜腰豆腐身一说”,形态十分完美。但不少人往黄河放生外来的杂交鲤鱼,甚至外来物种如镜鲤,它们与黄河鲤鱼杂交之后,造成纯正的黄河鲤鱼,已经慢慢被同化,失去了正宗的基因。

现在黄河河道基本上已经见不到真正的黄河鲤鱼了,这就是随意放生带来的生态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黄河“三黄鳖”

再拿此次放生甲鱼来说,这些甲鱼并不属于黄河原生甲鱼。本土的黄河甲鱼俗称“三黄鳖”,即背甲、腹甲、鳖油都是黄色的,放生的甲鱼背甲则是黑乎乎的,腹部也有形状不规则的黑斑。这些外来甲鱼放流到黄河之后,也存在抢夺本土甲鱼生存空间、同化本土物种的风险。

因此,未经放生许可,大家还是尽量不要向黄河随意放流。对于这些已经被放流到黄河滩的甲鱼,河边的垂钓爱好者们,捡到后也不建议再次放生,甲鱼虽小,带回家打打牙祭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