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 读

2024年6月1日,备受期待的青海茶卡盐湖景区盛大开园。这意味着茶卡盐湖景区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将为游客提供更加独特的游览体验和更加优质的游览服务。这是继2015年清华同衡首次参与茶卡盐湖景区整治提升设计工作后,9年不间断陪伴式成长中再次结出的硕果。

6月1日下午,来自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和西部矿业集团的领导在茶卡盐湖景区天空之镜广场热烈的掌声和喜庆的音乐中拉开了正式开园的帷幕。活动现场礼花绽放,掌声雷动,人流如织,绵延不绝,全面升级后的茶卡盐湖景区正式焕新迎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背景

1.茶卡盐湖——中国的天空之镜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紧邻国道109线和京藏高速,距青海省会西宁市约300公里,被誉为柴达木东大门。茶卡盐湖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实体,盐湖景观奇特非凡。茶卡盐湖景区拥有“中国天空之镜”“世界最美的十大湖泊”“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中国最美星空”“30个中国最美的地方”“世界最大的户外盐雕艺术群”等多项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升级改造后的茶卡盐湖小火车

2. 2016:从厂区到景区

2015年9月13日,清华同衡开始参与茶卡盐湖景区的规划建设。建设方案以“大美茶卡、盐业遗风、民族风情”为设计主题,充分利用盐厂家属区的小学、礼堂、运动场等既有建筑和空间,建设了“一轴二区三广场”的主轴观光路线和核心景观区,创造性的把运盐小火车改造成寸轨游览小火车,获得了广泛好评。2015年10月开工建设,2016年6月1日茶卡盐湖景区开园运营,历时8个月,创造了当年建成、当年盈利的旅游奇迹。当年接待游客总量达195万人次,并于同年10月31日成功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荣获英国景观行业协会(BALI)2017年生态敏感地区特别提名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景区建成鸟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英国景观行业协会(BALI)颁奖现场

3.近年来景区面临体验的严峻挑战

自然体验的挑战:近年来游客已经接受“茶卡盐湖是自然景区”“天空什么样,镜子就呈现什么样”的自然观,除了希望拍到一张“天空之镜”的标准照之外,游客越来越希望从自然之中获取更多的心灵滋养和精神慰藉。

服务体验的挑战:由于寸轨游览小火车运力有限,导致游览高峰期游客长时间排队;由于缺乏必要的设施导致游客日晒风吹雨淋;由于智能化建设落后导致运营效率低下。游客的游览体验不尽如人意,给景区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带来较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区拥挤的人群

场景体验的挑战:茶卡盐湖的自然景观无疑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盐湖如镜子般倒映着白云、蓝天和雪山。然而,极为单一的场景使得游客的游览体验显得相对单调和乏味。

三大体验升级

1.自然体验升级:镜系天成,境由心生

应对游客的需求变化,本次设计在突出原有“茶卡盐湖,天空之镜”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自然特点,从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更多的自然体验、感悟和滋养。在自然特征显著的三个区域自然而然的形成茶卡雪(山)、茶卡风和茶卡霞三个特色游览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升级后的景区导览图

茶卡雪(山)突出纯净壮阔的气质,给人以“山本无忧,因雪白头”“一眼雪山,万眼治愈”的心理体验和感悟。茶卡风是本次设计的重点:从气候条件看,风是茶卡最显著的自然特征;从人的感受看,茶卡的风经常把人吹的印象深刻(头疼欲裂);从精神层面看,风象征着自由,符合地域气质和游客心理。因此,以被风吹起的红丝巾为设计灵感,形成景区的标志性构筑物,让风的形状和声音被人感知,从而感悟董宇辉在景区有感而发的“自由在风里,人生在路上”的哲理。茶卡霞以“日出映彩霞,夕阳美如画”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晚霞从光芒万丈到安静祥和的动态变化让游客心中充满希望和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卡雪站远眺雪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卡风站“红丝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卡风站二层内部

另一个增加自然体验的路径是充分挖掘盐的文化和底蕴:一是用盐雕作为载体,以文化、艺术的方式展现远古昆仑神话和青盐发展历史,形成两大主题盐雕群进而形成可感知可体验的茶卡盐特色游览区;二是依托盐文化馆和盐业生产参观形成制盐工业研学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题盐雕群

2.服务体验升级:以人为本,智慧助力

对广受游客喜欢的寸轨游览小火车进行扩容提质,通过线路优化和信号升级极大提升运力,高峰期的最小间隔缩短至3分钟,基本匹配景区瞬时最大游客量的需求。对应特色游览区设置高标准站景一体的主题车站,增加等候和休憩空间,设置无障碍设施和通道,升级智能化系统,始发站和茶卡风站还配置自动扶梯,全面提升游览服务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空之镜站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卡盐站站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卡霞站站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花廊架及休憩坐凳

3.场景体验升级:日赏夜游,多元社群

应游客日益增长的场景体验需求,景区增加夜游和多元社群的场景体验。增加茶卡风“红丝巾”打卡场景,茶卡霞“霞光音乐会”合唱场景和茶卡盐“仙侠风”旅拍场景。同时,借助灯光,打造“点亮红丝巾”和“梦幻盐雕”两处夜游场景,及“星光下的茶卡雪”观星场景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卡风“红丝巾”打卡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卡盐“仙侠风”旅拍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卡风“点亮红丝巾”夜游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卡盐“梦幻盐雕”夜游场景

实施进展与成效

5月1日茶卡盐湖景区开园试运营,首日入园人数达到15246人,“五一”假期接待游客量达80319人,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相较于2023年,单日接待游客数量翻了一倍多。截至5月31日,本月已累计接待游客198702人次。茶卡盐湖景区通过此次提升改造,不仅展示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还提供了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和全新的场景体验,成为一个集观光、文化、艺术和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清华同衡全程参与规划设计工作

清华同衡由风景园林中心风景园林一所牵头,联合院内宋晔皓工作室、光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所、建筑分院结构工程设计所、机电工程设计所、湾区分院以及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原工作室、北京新纪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百绘创景景观设计事务所、天津源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各专业工程师深度参与,景观、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照明、给排水、铁路等多专业融合,在策划规划、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和现场施工配合等各阶段开展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未来,清华同衡将继续致力于茶卡盐湖景区自然、服务和场景体验的不断优化,实现游客体验感的大幅提升和景区美誉度的持续传播,继续引领和促进西北地区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为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持续贡献清华同衡智慧和力量!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

建设单位:青海茶卡盐湖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56.5公顷

项目负责人:沈丹

主管院总工:陈晨

技术审定:于亮

技术顾问:张险峰

景观设计:清华同衡风景园林一所

景观专项负责人:董亮、周旭、马迪

景观设计团队:董亮、梅娟、周旭、马迪、丁小玲、冯文圣、刘莹、齐祥程、刘洁、刘志芬、谷丽荣、孟献德、王爽、张磊、朱琳、黄希为

建筑设计:清华同衡宋晔皓工作室、北京新纪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专项负责人:宋晔皓、解丹

建筑设计团队:温雅宸、宋晔皓、解丹、陈墨、邓翔宇、王杨玮、陈晓娟、俞海跃、石磊、竟昕、史春雪、梅颖彦、羊宇翔、李瑞展、李风河、肖泽、田凯、冯凯

建筑照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原工作室

建筑照明负责人:张昕

建筑照明设计团队:张昕、赵晓波、韩晓伟、王丹、孙圳

景观照明:清华同衡光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所

景观照明负责人:李静

景观照明设计团队:李静、胡韵萩、冀楠、李训智

结构设计:清华同衡建筑分院结构工程设计所

结构专项负责人:刘召军

结构设计团队:舒涛、刘召军、沈敏杰、张劲、史荣祥

风洞试验:北京交通大学

风洞试验负责人:白凡

风洞试验团队:白凡、田玉基、陈伟湖、田依依

电气设计:风景园林中心本部、建筑分院机电工程设计所、湾区分院

电气专项负责人:李松平、冯亦、陈浩

电气设计团队:李高楼、李松平、冯亦、陈浩、尹大鹏、梁利伟、聂伟阳、贺成成

给排水设计:风景园林中心本部、建筑分院机电工程设计所、湾区分院

给排水专项负责人:李素梅、马赛、谢海秀

给排水设计团队:李爱莲、李素梅、马赛、谢海秀、马伟麟、卓兵兵、白佳阳、赵洋

暖通设计:建筑分院机电工程设计所、湾区分院

暖通专项负责人:张旭、黄志清

暖通设计团队:王司空、张旭、黄志清、张玥、孙玉武、陈雪鸿、聂垚

火车线路及信号设计: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火车线路及信号专项负责人:李静

火车线路及信号设计团队:何平安、程曙、刘海瑞、张丽娟、孙志林、费玥、陈锁、余近秋、沈晓萌、司继泽

现场服务:北京百绘创景景观设计事务所、壹零壹壹(北京)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天津源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现场服务团队:邓俊发、朱风林、季盟、张炯

编辑/排版|王淑芸

封面图/图片|供稿部门

供稿|清华同衡 风景园林研究中心 风景园林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