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盗墓案件引发关注。2023年6月,韩某等8人经过长达一个月的事先踩点等准备工作,花费两小时成功绕过所有监控,来到位于北京的七王坟,也就是光绪之父的醇亲王墓。抵达墓前后几人就开始进行挖掘。临近午夜,几人也没有挖掘出任何东西,便返回到暂住地,但不料他们的行踪早已暴露。经人举报,警方第二天一早便将8人堵在了宾馆内,并起获了探针、镐头等涉案工具。2024年1月30日,海淀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将择日对此案进行宣判。

张律师,案件中几名被告人的行为触犯了哪个罪名,您能否为我们解答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市市北区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振海表示,这几人的行为触犯了盗掘古墓葬罪,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二十八条规定,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三)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案中,8人共同盗掘醇亲王墓,属于共同犯罪,应当以盗掘古墓葬罪定罪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认为,盗墓、盗取文物等犯罪行为,不仅涉及刑事责任,会受到刑事处罚,还会对文化遗产造成严重损害。文物通常包含着古代社会、技术、艺术等方面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保护文化遗产,防止盗墓和盗取文物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打击盗墓和盗取文物行为,对其进行严厉的刑事处罚。第二,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对考古遗址、博物馆和文物存放地点的安全防范措施,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如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等,确保文物得到有效保护。第三,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教育宣传,引导人们珍惜和尊重历史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促进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包括志愿者、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等,通过广泛的参与,形成对文物保护的社会共识。社会应当共同努力,防止盗墓和盗取文物的发生,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