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根本不致癌,还能降低死亡率?

在深圳这个科技创新的前沿城市,中国科学院的一支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全球知名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得到了公开。

他们的实验对象是小鼠,而实验材料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尼古丁

他们在小鼠的饮水中添加了2μg/ml的尼古丁,并持续喂养了6到12个月。

这个过程中,他们精密地观察和记录了每一项变化。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小鼠的死亡率竟然下降了约40%,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小鼠的衰老情况也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这项研究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尼古丁潜在的积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美国FDA承认尼古丁与致癌无关,但不是推荐大家大肆吸烟。

尽管尼古丁本身并非直接导致疾病和死亡的罪魁祸首,但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因为,让人们真正受害的是烟草燃烧时产生的7000多种有害化合物,其中包括60余种致癌物质。

尼古丁,这种并不致癌的物质,却拥有强烈的成瘾性。

一旦成瘾,吸烟者就会被它牵引,需要不断地吸食香烟来满足身体的渴望。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摄入大量的有害物质。

在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近五千种化学物质,致癌物质有超六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有11亿的烟民,而这个数量仍在稳步攀升,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会飙升至16亿。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烟民数量占据了全球总数的70%。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拥有3.5亿的烟民,吸烟率高达37%。

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这使得长期吸烟的人群面临着严重的健康威胁。

每年,有大约400万人死于烟草制品引发的疾病。

然而,即使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烟民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

他们在各种场合吸烟,产生的二手烟在空气中残留时间过长,对非烟民人群的身体健康也构成了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研究揭示了这个残酷的事实:每两位吸烟者中,就有一位会因吸烟引发的疾病而失去生命,平均寿命甚至会缩短10年。

你可能会说,我身边有人吸了一辈子烟,看上去还是健健康康的。

然而,他们只是幸运的“幸存者”,而那些因吸烟过早离世的人,他们的声音已经被沉默,成为了无声的统计数据。

吸烟引发的疾病,像是一颗慢慢生长的毒菇,它需要时间,可能是几年,可能是几十年,才会慢慢显露出它的恶劣影响。

这种潜移默化的破坏,让人们常常低估了烟草的危害。

而当这些疾病真正爆发时,它们大多难以治愈,不仅会夺走吸烟者的生命,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吸烟还会损害心脏,增加患心脏病和心脏病发作及中风的风险。

我们常常会谈论吸烟对肺部的危害,但却忽视了它对我们宝贵视力的破坏。

研究数据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吸烟者的视力衰退的可能性竟然是非吸烟者的两倍。

想象一下,你手中的烟蒂在燃烧时,释放出的烟雾中竟然蕴含着超过7,000种的有害化学物质。

这些无形的杀手会悄无声息地侵入你的眼睛,引发葡萄膜炎,这是一种眼睛中层炎症的疼痛状况。

如果你对此视而不见,不及时治疗,葡萄膜炎可能会逐步发展为更严重的眼疾,如白内障,黄斑变性,甚至是青光眼,最终可能导致你失去宝贵的视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次吸入,烟草中的有毒颗粒就会像一把无形的刀,刺激我们的眼结膜,使眼睛感到干涩不适。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破坏性颗粒的积累,会使吸烟者面临白内障的威胁,其风险甚至是非吸烟者的三倍。

白内障如同一片阴霾,让我们的晶状体变得混浊,视力也因此逐渐衰退,仿佛世界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

然而,这些还只是烟草对眼睛的直接伤害。

更为严重的是,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干扰供应眼睛营养的血管,这就像是切断了眼睛的生命线。

它们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症,使血管中的斑块积聚,阻止血液流向身体的器官,包括我们的眼睛。

视力的下降,也许只是这一连串复杂病症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古丁真的能改善衰老吗?

我来解释一下文章开头的小白鼠实验。

尽管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迹象,尼古丁似乎在口服后改善了小白鼠的健康状况,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轻易地为尼古丁“洗白”,也不能肯定地说尼古丁具有抗衰老的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改善衰老症状和延缓衰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可能只是缓解了衰老带来的某些不适,而并未真正影响到衰老的进程。

而后者则是真正影响到了生命的长度,使生命得以延长。

其次,即使在动物实验中看到了积极的结果,这并不意味着在人体中也会得到同样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在这个实验中,小白鼠被给予了少剂量的尼古丁饮用。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让小白鼠饮用尼古丁?这是因为科学家们想要了解尼古丁的作用。

然而,我们要明白,这个实验的结果并不能直接应用到人类身上。

我们人类摄取尼古丁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吸入,而且通常是高浓度的。

而这个实验中,小白鼠是通过饮用来摄取尼古丁的,而且是少剂量的。

因此,这个实验的结果只能印证饮用尼古丁的作用,而不能直接应用到人类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戒烟难?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 Joshua L. Karelitz 等人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尼古丁的另一面,让我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尼古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人在吸烟的瞬间感到愉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增强并延长我们从其他活动和药物中获得的乐趣。

也就是说,吸烟者在享受那一刻的"爽"之后,尼古丁仍在持续作用,使得接下来的活动也变得更加愉快。

这种超乎寻常的乐趣,让人们对尼古丁产生了极度的依赖,而戒烟的过程也因此变得痛苦无比。

这一发现,让我们对尼古丁的上瘾机制有了更深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古丁是烟草中的主要成瘾物质,它能迅速吸收到血液中,刺激肾上腺素释放,增加血压、呼吸和心率,同时激活大脑的奖励回路,增强多巴胺水平,造成强烈的成瘾性。

研究发现,尼古丁不仅能增强对其它药物的成瘾性,还能增强对视觉和音乐刺激的快感,降低对视觉强化剂的厌倦感,从而延长吸烟者的乐趣。

戒烟时,吸烟者往往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躁、失眠等,这可能与尼古丁的二次强化效应有关。

烟草虽然不会直接造成像阿片类药物那样的"嗨",但其慢性杀伤力巨大,每年导致大量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草的依赖性是强烈的,当你开始戒烟时,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

这些症状并非是戒烟的反作用,而是身体在与烟瘾战斗的过程中产生的反应。

在戒烟的前14天,这些反应可能会更为强烈,但请记住,这是正常的,是身体在调整的过程。

在14天后,这些不适的症状会逐渐减轻,身体会开始适应没有烟草的生活。

戒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每个人戒烟的方式都不同,但有两种看似有效的戒烟方式其实并不可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子烟,这个现代社会的新宠,往往被描绘为一个较健康的替代品,相比于传统的卷烟。

事实上,电子烟的确在某些方面胜过卷烟。

首先,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雾化甘油,而不是燃烧烟草,这意味着吸入的烟雾中不含有卷烟中的致癌物质焦油。

烟雾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丙二醇和香精等物质,相对来说,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要小于焦油。

然而,电子烟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它降低了吸烟的门槛,使得更多的人容易接触到尼古丁。

想象一下,一个人第一次尝试吸烟,如果是卷烟,他可能会被那股刺鼻的味道和呛人的烟雾所吓退。

但如果他尝试的是一个水果味的电子烟,他可能会被那种独特的口感所吸引,就像品尝一种新奇的小零食一样。

这样的体验可能会让他更容易地接受吸烟,进而陷入尼古丁的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看起来像美食,但这并非真的食物,而是实实在在的尼古丁载体——烟。

一旦沉迷其中,总会有那么一天,你会觉得电子烟的刺激不再足够。

当这一天到来,卷烟就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带着焦油和一氧化碳的冲击,刺激你的内脏和大脑,让你对这种快感的阈值需求越来越高。

你可能会从每天只抽一两根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到每天一包,最后甚至成为新时代的“烟烟果实能力者”。

要戒掉尼古丁的瘾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让自己接触到第一根烟,也不要把烟递给别人。

我们对待烟草的态度应该是:不抽烟,少抽烟。这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的尊重,也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我希望所有的烟民都能清楚地看到这个事实,不要被那些为尼古丁“洗白”的文章所误导。

为了你自己和你家人的健康,请远离香烟。

戒烟的决定,无论在何时做出,都不会太晚。不仅是为了你的身体,更是为了你的家人和你爱的人。你的每一次深呼吸,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所以,请为了你和你的家人,远离香烟,珍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