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最近我们去珠宝店买黄金饰品时,不禁感叹:“金价又涨了!”

其实,黄金价格的上涨并非偶然,而是与近期国际局势密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23日,意大利斯特雷萨,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在马焦雷湖畔拉开帷幕。

会议场地布置简约而庄重,平台上醒目地写着“G7 意大利”字样。

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这些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据新华社报道,本次会议旨在讨论一项关键议题:动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所产生的收益,以贷款形式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尽管这一提议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存在争议,但随着乌克兰战事的持续,七国集团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帮助乌克兰渡过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首日,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据悉,他们正在就一项由美国提出的具体建议进行深入磋商。

这项建议旨在利用俄被冻结在欧洲清算银行约1900亿欧元资产所产生的利润,向乌克兰发放约500亿美元的贷款。

5月25日,会议进入关键阶段。据媒体披露的一份公报草案显示,七国集团财长在会议上表示,他们在推进利用俄被冻结资产收益方案方面“取得进展”。

在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意大利财长向媒体表示,“我们正在努力寻找一个既合法又有效的方式,将这些冻结资产的收益用于支持乌克兰。

七国集团领导人将在6月峰会前收到如何构建贷款的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中国商品“产能过剩”再一次成为了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

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前,美国财务部长耶伦就公开表态,希望欧洲能够和美国站在一起,共同应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

她强调,必须形成统一战线,以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再次提及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持续监察,并表示将考虑采取措施,以确保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这一立场得到了与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财务部长耶伦第一次公开谈论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早在上个月初,她在访问中国期间,就多次强调了这一点。

耶伦此举,显然是为美国未来可能对华采取的贸易制裁措施做铺垫。

通过这些言论和行动,耶伦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美国正积极寻求国际盟友,以共同应对中国在全球工业领域的影响力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财长勒梅尔在回应有关中国产业过剩的问题时表示,中国是欧洲的重要经济伙伴,与中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至关重要,避免发生贸易战尤为关键。

然而,意大利却持有不同意见,主张欧盟应紧跟美国政策,对中国加征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伙伴国。

在与中国合作的五年里,双边贸易额增长了将近300亿美元,其中意大利对华出口增长了约30%。

然而,尽管今年意大利选择退出“一带一路”倡议,但在最近的会议中,他们却高调呼吁对华加征关税。

这种背离合作精神的行为,无异于过河拆桥,令人不禁联想到农夫与蛇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曾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受益匪浅的国家,如今却转身支持贸易保护主义,这样的态度变化令人错愕。

回顾这五年的合作历程,中国与意大利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意大利的工业产品、食品和奢侈品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贸易额持续攀升。

这不仅为意大利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然而,意大利现政府的这一系列动作,显然是背离了此前的合作初衷。

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本国工业的想法,看似短期内能够收获一些利益,实则忽视了长期合作共赢的原则。

对于这样的“过河拆桥”之举,我们不仅要警醒,更要冷静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德国财长林德纳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声音。

他明确表示,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输家。他呼吁谨慎对待中方的贸易指控,即便要采取联合行动,也应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来解决。

林德纳之所以持这一立场,是因为德国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密切。

作为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德国对中国市场有着深厚的依赖。

中国不仅是德国制造业的重要市场,也是其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如果G7与中国展开贸易战,德国的产业链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事实上,在七国中,德国的经济可能会遭受最严重的波折。

此次G7会议上,德国和法国对待中国的态度与美国和其他五国截然不同。

虽然美方及其追随的五国坚定不移地站在美国一边,但德法两国则更为谨慎,试图避免激化与中国的经济对立。

德国尤其强调通过多边机构和谈判来解决问题,而非采取单边制裁或激进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的主导下,七国集团(G7)最终在遏制中国的问题上形成了统一战线。

尽管法国和德国曾表示反对,指出“贸易争端”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赢家,但在西方盟友的集体施压下,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加入了美国的“遏华阵营”。

随着西方主要国家达成一致,美国终于组建起了一个“最强团队”,准备对中国“全面摊牌”。

从美国的战略角度来看,他们的意图十分明确:先通过俄乌冲突,将欧盟和北约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以达到遏制俄罗斯和维护美元霸权的双重目的。

在成功挑动俄罗斯与欧盟互相消耗之后,美国在中东又大力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和解,并促使阿拉伯国家联合对抗伊朗。

这一系列精心布局使得美国能够集中更多资源和精力,在亚太地区针对中国。

与此同时,美国积极拉拢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等国,并引入西方盟友,构建一个严密的“遏华包围网”。

这种多层次、多区域的战略布局,显示了美国对中国遏制政策的深远考量和坚定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四月份访华时,耶伦就曾散播类似谣言,称中国是威胁。

中国对此进行了坚决回应,称这些指控纯属谣言。

美国之所以抨击中国,是因为在新能源电车领域,中国的研发和推广速度领先其他国家,使得他们无法赶超。

于是,这些国家散播中国“产能过剩”和“中国是威胁”的谣言,但中国澄清了这些说法,对其影响不大。

中国制造以物美价廉著称,如果中国新能源电车进入美国市场,美国本土品牌将难以竞争。

美国为保护本土产业,推出提高关税的政策,包括电动汽车关税提高100%,半导体提高50%。

美国声称中国是威胁,但实际上是因为竞争不过中国。

尽管如此,这些关税政策对中国影响不大,因为中国出口美国的相关产品较少,尤其是所谓“产能过剩”的电动汽车。

在G7财长会议上,耶伦再次提到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并称其他工业发达国家也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钢铁等行业过度投资,要求中国改变政策,否则中国的廉价出口会对其他国家的制造商造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美国组建“遏华阵营”不仅无效,还损害自身经济。

中方已应对,通过与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的会谈,达成多项协议,强化中欧合作,尤其是中企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如在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建立汽车产业链。

欧盟重要决议需全体成员国通过,只要一个友华国家反对,就能阻止“遏华”法案。

同时,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债并增加黄金储备。

据美国财政部数据,中国今年前3个月抛售约533亿美元美债,增加290吨黄金储备。

此举旨在确保人民币汇率稳定和打破美元霸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如果美国推动西方国家对华摊牌,西方国家因工业产能不足,无法继续依赖基于债务发行的货币模式,可能部分回归金本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世界局势正经历着显著的变革。

这要求我们必须迅速适应,并积极迎接这些变化。

中国正处于关键时刻,必须进一步推动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以弥补现有产业链中的短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使得中国在面对美西方的各种压力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推动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应对当前局势的策略,更是奠定未来经济基础的关键。

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中国有望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中,打造一个更加坚实、独立的经济体系。

这种自主和创新不仅仅是为了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有利位置,更是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
《七国集团呼吁“共同应对中国产业政策”德法财长:贸易战只有输家》——央视网,2024-05-26
《态势迅猛!增加290吨!多国央行继续大量购入黄金》——中国经济网,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