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5月28日,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成立了史上规模最大半导体投资基金,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人民币。

美国彭博社认为:在美国不断打压的背景下,中国正积极推动芯片自给自足的新努力。

数千亿元的投资显示了中国自主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坚定决心。

据《环球时报》报道,专家在28日接受采访时指出,芯片作为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即便没有美国的压制,成立基金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需求和重要战略举措。

在这场科技战中,中国并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击

然而,这则消息没等国人们熟知,美国率先炸了锅。

这不,美国方面最近就又关上了谈判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美国以“跟我国关系太近”为由,撤销了两家企业对华为的出口许可。

这种行为被普遍认为是典型的经济胁迫。

然而,我国也没有坐以待毙,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

为了应对美国的打压,我国决定大力支持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宣布了一项高达3440亿元的投资计划。

这项巨额投资计划无疑为我国半导体产业注入了强心剂。

从芯片设计到制造,从设备研发到材料创新,各个环节都将获得资金和政策的有力支持。

这次反制措施的效果立竿见影。以英伟达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遇到了明显的阻力。

曾经风光无限的高端显卡和芯片产品,现在却面临着滞销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频频打压,关闭谈判大门

2024年3月,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国际舞台上发表了一番引发轩然大波的讲话。

他坚定地表示,美国绝不允许将半导体等关键技术出售给中国,并强调美国在这一问题上不会妥协,不会谈判。

伯恩斯的这番话彻底撕破了中美之间表面上勉强维持的友好关系。

在高新技术领域,两国的合作共赢目标显然变得遥不可及。

在这场激烈的“芯片战争”中,双方只有输赢之分,根本没有共赢的可能。

表面上,美国一再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实际上其真正意图昭然若揭。

大家都清楚,美国试图用这种莫须有的理由给中国扣上黑锅,目的不过是为了遏制中国的迅速崛起。

这种行径,不仅蛮横无理,更显露出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深深忌惮。

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背后,隐藏着的是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无端打压和不公待遇。

中美关系在伯恩斯的这番言论下,变得更加紧张。科技领域的角力,也将进一步加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对于老美对中国的态度,大家早已经明了,毕竟在此之前,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美国全力制裁我国多家公司5年有余

当下的高通无疑是手机芯片领域的龙头老大。

然而,曾几何时,在美国限制台积电和三星为华为代工之前,这两家公司的新品也能与高通平分秋色。

台积电和三星不仅是出色的芯片代工厂,还拥有自家的芯片品牌。

华为的麒麟、台积电旗下的联发科和三星的猎户座,性能上都不输高通的骁龙芯片,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世界芯片市场。

其中,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更是以碾压之势登顶中国5G手机芯片市场,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那时,华为的强势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光明前景,似乎再进一步,中国芯片就能在全球舞台上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的制裁如晴天霹雳般袭来。

美国的制裁措施直接切断了华为与先进芯片制造技术的联系。

台积电和三星被迫停止为华为代工,海思麒麟芯片的生产也因此陷入困境。

曾经在5G市场上高歌猛进的华为,瞬间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在制裁华为之后,也制裁了小米。

在2019年,美国开始对华为施加制裁,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证据,这些制裁只能算是小规模的冲击,对华为的影响相对较小。

尤其是在华为的主要市场——中国内地,这些制裁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相反,由于这些事件的发生,华为的知名度在国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销量也有了显著的增长。

然而,到了2020年,情况发生了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获得了所谓的“确凿证据”,指控华为购买美国设备后,将这些设备卖给了伊朗,而美国在售出这些设备时,已经明确规定不能将这些设备转售给伊朗。

于是,2020年5月,美国开始了一轮更为严厉的制裁,禁止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厂商为华为生产5G芯片,包括台积电、三星和中芯国际等。

由此,华为失去了生产最先进麒麟芯片的能力,直到今年的Mate 60发布,华为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美国也开始将制裁的矛头指向了其他的公司,例如小米。

然而,这次,美国并没有像对华为那样,拿出所谓的“确凿证据”。

因此,小米选择了起诉美国政府。在美国,证据是法律诉讼的关键。

果不其然,由于缺乏证据,美国政府在这场诉讼中败诉。

而小米则继续在全球市场中扩大其业务,尤其是在欧洲市场,其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有时甚至超过了三星,成为欧洲市场的领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制裁力量如猛獸般威猛,因为它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尖端科技,强大的科技产业链,以及深厚的资本储备。

因此,这场由前任总统特朗普引发的芯片贸易战,拜登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

2022年10月7日,这一天,拜登做出了前所未有的举动。

他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正式对中国发起了“芯片战争”。

他首次宣布了一系列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的重大措施,并签署了相关法案。这一天,他让世界看到了美国的决心和力量。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专家艾伦说:“2022年有两个日子会影响历史,一是2月24日的俄乌冲突;

二是10月7日。”

这两个日子,都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都是决定了未来世界走向的日子。

2023年7月,拜登再次收紧了对华芯片出口的限制。

他再次向中国展示了美国的决心。

到了2023年12月,美国对中国连下三道挑战书,这是对中国的最大挑战,也是对全世界的一次明确的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8月。那时,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正在中国进行访问,恰逢华为新款芯片上线。

她对此做出了回应,“会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应对中国芯片取得突破。”

这一表态,无疑向世界宣告了美国对中国芯片技术的警惕与忧虑。

紧接着,美国商务部宣布启动“半导体供应链与国防工业基础”的调查。

这一行为,似乎是在寻找一个可以公开对外的理由,以此为美国的行动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然而,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2024年,拜登总统签署了《国防授权法案》,这一法案要求美国国防供应商逐步替代和终止采购中国半导体商品。

这一举动,无疑进一步升级了美国对中国的“芯片战”。

同年5月14日,拜登总统再次宣布对包括芯片在内的中国多项产品加征关税。

这一行为,更是将这场“芯片战”推向了新的高度。

然而,面对这一切,美国却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中国芯片,干扰了美国的国防安全。”

这样的说辞,虽然看似有理有据,但实际上,这只是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寻的一个台面上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业人士指出,美国的举措将对华为新产品的芯片供应产生巨大影响。

据悉,众多美国企业在接到通知后,出口许可证瞬间被撤销,这种迅速的行动让许多企业都来不及做出反应。

麦考尔认为,这是一项必要的行动,他认为这将有效阻止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这一举措不仅可以降低美国的担忧,而且可以确保他们的两大芯片企业,英特尔和高通,与中国的关系不会过于亲近。

毕竟,他们一直担心这两大企业与中国的关系过于亲近。

然而,面对美国的频繁制约和退出谈判桌,中国是否就束手无策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中国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天的到来,并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中国以3440亿元的大手笔亮出了自己的底气,充分展示了自己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决心和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4日,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显示出来:注册资金高达3440亿人民币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大基金三期”,已经成立。

这个基金的规模是前两期的总和,成为了中国最大规模的半导体投资基金。

这个消息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增长,更是国家发展芯片技术决心的体现。

“大基金三期”的诞生,是中国半导体芯片行业的一个里程碑。

它的存在,使得我们的半导体芯片能够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独立自主的路线。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逐步摆脱对美西方的技术依赖。

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进步,更是一种信念的坚持,一种对自我能力的信任。

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曾经是一种挑战,现在却成为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这份挑战,加快了中国独立自主的步伐,推动我们更快地达到不受制于人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的那个年头,我们的祖国,中国,半导体进口额度接近了一个惊人的数字——2000亿美元,占据了全球总额的三分之一。

那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一个巨大的负担,一个巨大的依赖。

但是,我们的祖国决定改变这一切,抹去“进口芯片”这个词,实现“自产自销”。

美国曾想通过制裁来让我们屈服,以便从我们身上榨取更大的利益。

但他们错了,我们不仅没有向他们低头,甚至也没打算和其他芯片出口国合作。

我们掌握了主动权,我们从容不迫。那些做白日梦的西方国家,他们开始慌张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英特尔

自从美国在5月7日发布了新一轮的对华芯片制裁后,他们的股价就连续下跌了将近38%,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英伟达为中国市场提供的芯片需求下滑,他们不得不降低价格。

想象一下未来,中国芯片彻底实现独立研发并运用的那一天。

那时,美国再怎么叫嚣,也只能因为失去我们这个巨大的市场而捶胸顿足。

那一天,我们将会站在世界的顶端,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4-05-29:注册资本3440亿元!国家大基金三期来了,目标对准“卡脖子”环节
环球网:2024-05-09:外媒:被美政府撤销向中企出口芯片许可证,英特尔称其销售额将受到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