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妈,我们今晚有事,不回来吃饭了,你和爸爸不要等我们。”女儿的电话来得出乎意料,我甚至来不及说一句话,她就匆匆挂断了。

我呆呆地看着桌子上精心准备的饭菜,心中涌起无尽的失落和无奈。

“老陈,瞧这一桌子菜,咱俩又得吃两天了。”

老公站起身,看了看饭菜,叹了口气说道,“我早就跟你说过,做饭别像在老家似的做那么多,孩子们不在家吃,剩菜扔了可惜,最后还不是咱自己吃。你胃本身就不好,吃坏了身体,还又要给孩子们增添负担。”

老公越说越起劲,我却越听越不舒服,反驳道:“你不一样?什么废品纸壳子都往家里带,这里又不是农村,孩子们嫌脏。”

我忽然意识到,最近和老伴的争吵,似乎都是因为子女们的事情。

“反正我们也只住一个星期了,等孙女高考完,我们立马回老家。”我再次叮嘱老伴:“不管心情咋样,我们都要微笑面对一切,只有这样才能落个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我叫李桂芝,一个月以前,女儿打电话说外孙女高考,让我和老伴过来陪读一段时间。

因为外孙女小时候是我带得最多,所以和我感情特别好,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孙女自幼爱吃我做的菜,所以我来了之后,每逢周六周天孙女在家,我都会和老伴早早出去买菜。想着早点出去,菜品不仅新鲜,而且品种繁多,方便给孙女挑选她爱吃的。

就像今天,听说孙女要回来吃饭,我和老伴忙活了一早上,好不容易做了一大桌子菜,结果女儿却说他们不回来吃饭了。

其实,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们做饭真的很难拿捏,有时候我煮一锅饭,结果没人吃,他们都说要减肥。

而我煮少了的时候,他们又会说我做的菜下饭,得吃点饭才过瘾。于是,我和老伴的那一份就只能让给他们吃了。

作为父母,我们怎么可能和儿女争吃争喝呢?所以我和老伴不是天天吃剩饭,就是天天饿肚子。

3

在女儿这里,我们人生地不熟,和女儿一家的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早就待不下去了。现在的生活,我觉得不像是过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

这两年,我们在女儿家待过,在儿子家待得更长,其实儿媳妇对我们还是挺不错的。

只是她非常爱干净,叮咛我卫生间和厨房的拖把一定要分开用,可我经常忘记,惹得儿媳妇常常不高兴。

还有厨房用的佐料盒,我经常做完饭忘记盖盖子。这也惹得儿媳妇天天在儿子那里打我的小报告。

因为我们以前都是用小罐子装的,所以一直不习惯这种有盖子的新式东西。

媳妇儿经常教我,浅色衣服和深色一定要分开洗;孙孙们的衣服要手洗,吃饭的时候,用公筷,个人吃个人的碗筷,我担心自己忘了,经常让老伴提醒我,可惜,老伴的记性比我还要差,使得我们经常出错。我每天的日子过的是战战兢兢。

其实,儿媳和女儿都很孝顺,经常让我和老伴出去玩,还说不想做的可以不做。

但我们觉得这样吃闲饭不好,总得为儿女们分担一些负担吧,只可惜事与愿违,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其实,我们住在儿女家,并不是完全依赖他们。我虽然只有农村养老保险,一年也就一千四百多块钱,但老伴每月有3000块的退休金。

说得难听点,我们是带着自己的钱去给孩子们帮忙的。

在他们的家里,我们说是父母吧,可又做不了主;说是客人吧,啥活都得干;说是保姆吧,却一分钱都赚不到。

这几年下来,说句心里话,我哪家都不想待了。孩子们现在都已成了家,只要他们能把日子过好,我们也就安心了。

等回到老家,我们就自己回农村生活。老伴3000块的养老金足够我们在那里过得很好啦!

我家门前有三块菜地,我和老伴反正也闲着,就种点蔬菜,吃不完的还可以给孩子们送一些。

我们不敢吃辣,那就天天吃炖菜,不用顾虑别人是否习惯;我们不喜欢吃外面的饭菜,那就天天在家吃。纸壳子和矿泉水瓶,不想扔就存着,卖一次还能卖好几包盐呢!

5

我家旁边有个很大的公园,早上可以和老伴去锻炼身体,然后吃个早点。中午睡个午觉,下午再到公园和老朋友们聊聊过去。

孩子们不爱听的,我们聊起来可带劲儿了,老年人分享欲很足,大家都懂得彼此的不容易,很有共鸣。

跟孩子们聊天我们不敢乱说话,怕说了他们不爱听的,嫌烦,说我们整天只会聊过去,炒冷饭。

但在农村,我们这些老人的认知和经历都差不多,反正就是打发时间,也无需装聋作哑,装傻充愣,哪怕说错了,谁也不会笑话谁。

以前总想着,孩子们长大了,我们就可以享清福了,可真到了这个年纪才明白,少时夫妻老来伴,真正能朝夕相伴的只有自己或另一半。

现在我也不想那么多了,不想苦了一辈子,还活的这么别扭。还是先过好自己的老年生活,再去考虑孩子们的事吧!

昨天,我的老姐妹打电话约我们跟她去大理旅游,老伴一听说那里的三道茶很出名,就非吵着说一定要去尝一尝。

我回答道:“好的,好的,都听你的。”

我马上给老姐妹转了报名费,等我们回去就可以出去玩了。

我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想通了,那就活在当下吧!姐妹们,你们说,我的想法对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