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报杀弟之仇,发兵伐吴,最终夷陵之战惨遭大败,刘备也在抑郁寡欢中病逝白帝城,让不少人为之唏嘘。

刘备伐吴真的只是为报杀弟之仇吗?还是有其他原因?真实历史是为什么伐吴?《三国演义》又为何着力塑造为弟报仇?

其实,《三国演义》塑造刘备为弟伐吴,和演义中塑造蜀汉忠义形象密不可分,真实历史上刘备伐吴更侧重其他原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两者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演义》中的为弟伐吴。

《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是义薄云天的好兄弟。刘备又是大汉皇叔,代表着正统一方,忠和义的塑造是蜀汉集团的主线。

东吴趁关羽北伐襄樊之际,派遣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双方夹击下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东吴擒获并斩杀。随后刘备的三弟因鞭挞部下被范疆张达所杀,之后割掉张飞头颅投降孙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的两个结义弟弟的死都和东吴挂钩,让刘备怒火中烧,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阻,执意伐吴,这也是演义中刘备伐吴的主要原因。以《三国演义》的思想,刘备为弟报仇是他们三兄弟情谊深厚的表现,是对蜀汉集团忠义形象塑造进行的加持。

历史上的刘备伐吴。

历史上虽然记载刘备和关羽、张飞亲如兄弟,但并没有记载他们是拜把子弟兄。关羽是蜀汉集团的地方镇守大将,地位非同一般,关羽的死和荆州军的覆没的确让蜀汉损失惨重,但刘备伐吴也绝不是简单的报仇而已。

刘备集团通过汉中之战控制了川蜀和汉中地盘,基本完成了《隆中对》中一部攻取汉中、一部从荆州北上的战略构想,然而关羽大意失荆州,让这一路无法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伐吴,除了为关羽报仇,还有一层原因,就是恢复荆州地盘,实现《隆中对》的战略构想。这时蜀汉虽然损失关羽的荆州集团军,但实力尚在孙权集团之上,就算灭不了孙权,也可以恢复荆州,将来从这里北伐比交通不便的秦岭更加有利。

然而让刘备没想到的是,孙权集团出了个能打仗的陆逊,刘备大意,被东吴军来了个火烧连营,东征蜀汉军损失惨重。

刘备作为一代枭雄,能够建立三国鼎立中的一足,绝不会因为爱将的死就冲动用兵,而是有更深的考虑。《三国演义》中渲染刘备为弟情谊而报仇,是为了突出蜀汉正统、仁义的形象。

对此,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