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范仲淹用一生诠释了这14个字。都说文人相轻,但从后世文人对范仲淹的评价来看,几乎没有说他半句不好。用王安石的话来说就是:“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
从有关史料来看,范仲淹少年苦学,理想远大,心怀天下;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他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他临危受命,为国戍边;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助弱贫。
范仲淹是个自律、谨慎、克己奉公,几乎找不出缺点的人,他不像苏东坡那样“狷狂”,也不像王安石那样“执拗”,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他过于完美。
据有关史料记载,范仲淹自小家境贫寒,但他却不畏艰苦,刻苦学习,为了节约粮食,每天只煮一锅粥,等粥凝固后切成两块,早晚各吃一块,再配以腌菜佐食,一天只吃两顿饭,这也是成语“断齑画粥”的来历。
范仲淹这种“断齑画粥”的艰苦求学经历持续了多年,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应天书院求学。一天,他漫步郊外,时值暮春黄昏,有感于眼前所见景色,写下一首《野色》。诗作原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的大意是:
眼前的野色,既不是烟,也不是雾,可开可合,能歇能行。
而野色又无处不在,浓密地笼罩着楼台
白鸟掠过,突然就会将野色点破。
夕阳斜映,又会悄然将野色剖开。
野色弥漫,怎么愿随着芳草的消歇而寂灭远去?
我真怀疑,野色正追随着那远远的白帆,渐渐到来。
晋朝的山简曾镇守襄阳,常常出外登山,尽醉而归,有谁能知道山公的情趣?
我也是登高远眺,大醉方归,醉眼朦胧,才发现了这奇妙的野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仲淹这首《野色》是一首写景五言律诗。
这首诗开篇就是大手笔,以实写虚,把春日弥漫于郊野的那非烟非雾、虚无缥缈的烟岚云气,即所谓春气,生动地描绘出来,并透露出一种朦胧美。
接着,引入白鸟和斜阳,空中的白鸟鸣叫着打破了野色的寂静,而一道火红的斜阳更是将它的迷雾照开。
然后,通过芳草和远帆进一步铺陈,把野色的行和歇提炼出来,有力地增加野色的存在感。
最后,以山简自况,说明自己登山喝酒,归来时醉眼朦胧,方才见到这种野色。
全诗虚虚实实,藏头露尾;虚则实之,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实写虚;观察细致,描写生动;意境清幽,画面唯美。
突出特点是以实写虚,将楼台、芳草等静态景物,与白鸟、残阳、远帆等动态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把难以状写的可望不可即的野色清楚地表现出来,构成一幅颇具朦胧美的迷人图画,表现了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他那旷达、乐观的情怀。
总起来看,范仲淹这首诗借鉴了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手法,达到了宋诗鼻祖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境地,可谓句句惊艳,堪称其平生的绝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