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这是苏轼那首《阮郎归·初夏》里面宁静而美好的初夏景色,美得令人神往,美得让人心醉。在苏轼的笔下,浅夏胜春,最为可人。苏轼还有一首词不仅描写了夏日美好景色,而且还是一首回文词。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命运的转折点,他因此下狱一百零三天,险遭杀身之祸,最终经过其弟苏辙、皇太后、太皇太后等多方营救,甚至是政敌王安石亲自上书求情,才侥幸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在仕途上遭受重大打击,但却有了更多精力用于诗词创作,先后创作出很多名篇佳作,譬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等。
除此之外,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还尝试了一种新文体,选取《菩萨蛮》为词牌,写了一组《四时回文闺怨词》,以春夏秋冬为序,以回文的形式,表现了闺中少妇的愁思之情。
回文是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苏轼这首《菩萨蛮·回文夏闺怨》属于双句回文,两句为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构思巧妙,颇见功底。词作原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词的大意是:
长满柳树的庭院里,没有一丝风,静悄悄的,闺中佳人正在午睡。
闺中佳人安静地午睡的时候,起风了,庭院里的柳条随风摇曳。
微风悠悠,汗味透着香气,薄衫生出凉意。
香汗浸透了薄衫,有些微凉,散发出清淡的香气。
午睡醒来,闺中佳人用红润的双手端起盛有冰块拌莲藕的小碗。
盛有冰块拌莲藕的小碗,又冰冷了闺中佳人红润的小手。
郎君与她开玩笑,笑她把藕丝牵连得那样长。
闺中佳人一边吃着长丝莲藕,一边笑郎君不识情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这首《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是一首描写闺中佳人夏日生活情景的回文闺怨词。
这首词开篇突出一个“静”字,一方面重点写风静,庭柳低垂,闺中佳人困倦而眠;另一方面重点写人静,闺中佳人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了庭院里的柳树。
接着,描写闺中佳人昼眠时的情景,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凉衫中又透出细微的汗香。
然后,描写醒后的活动,闺中佳人用红手端出冰镇莲藕,盛有冰镇莲藕的小碗又冰红她的小手。
最后,点出全词的主旨,写郎君调笑闺中佳人,而闺中佳人则抱怨郎君不解风情。
全词描写细腻,人物生动;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语意双关,情感微妙;怨而不忿,格调轻快;用意不深,词语清美。
突出特点是采用了双句回文的修辞手法,运用回文技巧,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闺中佳人的夏日生活容貌,以及醒来后与郎君调笑的情景,词中以“藕”来谐音“偶”,以“丝”来谐音“思”,似有娇嗔地轻轻抱怨郎君的情意不如“藕丝长”。
透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不仅是性格豪放之人,而且还是一个颇有情趣的人,一首词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宁静的夏天,一位绝色佳人,一份清新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