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不是曾国藩的对手,足智多谋的英王陈玉成,也不是曾国藩的对手。

太平天国无人能与曾国藩相比,被曾国藩消灭,也在情理之中。

陈玉成少年有成,年仅23岁,就因为战功卓著,被洪秀全封为英王,是石达开之后,太平天国最年轻的统帅。

一、陈玉成与曾国藩的较量。

一、陈玉成与曾国藩的较量。

陈玉成与曾国藩的较量,发生在咸丰十年(1860年),也就是曾国藩命令湘军围攻安庆的时候,

从战略位置上来看,安庆是金陵的门户。攻下金陵,不仅能阻挡太平军西进和北上的步伐,也能顺江而下,直达金陵。

正是因为安庆至关重要,太平军才派重兵把守,总兵力为一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庆易守难攻,曾国藩不可能在短期内攻下,于是采取深挖战壕,对安庆进行封锁。

安庆危在旦夕,太平天国自然十分着急,于是,派遣能征善战的陈玉成前来增援安庆。

这是曾国藩与陈玉成首次交锋。

从双方的力量来看,陈玉成占据绝对优势。

一是兵力比湘军多。陈玉成从金陵带了十万大军来增援安庆,兵力远超曾国藩的湘军。

二是陈玉成的进攻非常猛烈。由于陈玉成的家眷都在安庆城内,让他不得不竭尽全力攻打湘军。

可是,陈玉成为何不能打败曾国藩呢?

二、曾国藩靠什么拿捏陈玉成?

二、曾国藩靠什么拿捏陈玉成?

对于陈玉成的进攻,曾国藩是如何应对的呢?

曾国藩面临的困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一是硬碰硬与陈玉成交战。

曾国藩在围攻安庆的时候,早已进行了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城任务由自己的弟弟曾国荃担任,并对城池进行封锁,避免城内的太平军出城,与太平军的增援部队里应外合,形成反包围。

另外,还让大将多隆阿、李续宜各率一万人马,专门对付太平军的增援部队。

正是这两万人,在与陈玉成的十万人马对抗中,采取夹击的方式,竟然奇迹般取得胜利,歼灭太平军上万人。

太平军的士气瞬间降到冰点。

陈玉成见强攻不成,决定采取智取的方式,不仅要解安庆之困,还要把曾国藩消灭。

二、曾国藩面临的压力。

陈玉成转而进入湖北,直逼武汉。

湖北是湘军的大后方,此时的湘军将领、湖北巡抚胡林翼也在围攻安庆的前线,他虽然对太平军有了提防,但无奈陈玉成足智多谋,加上太平军行动迅速,突破了胡林翼布置的防线,长驱直入,到了兵力空虚的武汉城外。

此时的武汉,只有三千守兵,十分危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林翼一面派李续宜回军武汉,一面恳请曾国藩从安庆撤兵,增援湖北。

曾国藩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太平军的进攻,还来自湘军集团内部的意见不统一。如果按照胡林翼的建议,撤兵救武汉,虽然武汉能保住,也能保住胡林翼的乌纱帽,但要想再次攻打安庆,就会更加困难了。

胡林翼并不知道这是陈玉成的围魏救赵之策。

曾国藩并没有照顾胡林翼的情绪,拒绝撤兵,而是要先攻下安庆,再回师救武汉。

幸好武汉的守兵十分勇猛,并没有让陈玉成攻破,加上胡林翼急速增援,让陈玉成无功而返,在再次准备增援安庆的时候,湘军已经攻破城池。

陈玉成最终被洪秀全革职,而他也被下属出卖,命丧清兵手中。

曾国藩为何能拿捏陈玉成,一眼看出他的战术,知道他进攻湖北,是围魏救赵呢?

曾国藩是从人性的角度来剖析陈玉成的用兵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玉成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他的家人在安庆城中,翘首以盼,等待他来救援。在曾国藩看来,陈玉成救人心切,如果安庆城还没攻破前,他是一定不会放弃的。

正是曾国藩的坚持,让安庆落入湘军手中,为消灭太平军打下了基础。而陈玉成与曾国藩的首次较量,就成了他的末路。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年谱》《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等。(图片为配图,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