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周比亚迪发布搭载了第五代DM科技的两台车之后,B端、C端和M端(呵呵是Media端啦)都爆了。

撰稿|吕嘉豪

编辑|周 展

视觉|慢 慢

B端那边吉利下场以“我们有46.1%热效率”率先抢跑,结果被比亚迪的“没量产的东西我们有大把”给怼自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端则是开启了一场关于“热效率”的辩论赛,保守派认为“在混动体系里讲发动机热效率是耍流氓”,激进派则认为“这热效率根本就不存在”。

我不是技术专家,但在拜读过几篇专家写的文章以后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的热效率天花板在44%,受限于成本这个数据对实车而言只高不低。”

“由于中汽研只提供测试场地和校核,所以厂家可以通过包括但不限于采用低比热容绝热活塞头部陶瓷涂层+缸盖燃烧室绝热涂层+镜面气门或涂层气门+绝热涂层喷涂气道、将里面的零部件替换为超低摩擦零件等行为来提升最终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L的2.9L/百公里油耗数据是NEDC,更准的WLTC成绩是3.8L/百公里,就没那么夸张了,比亚迪不老实,但不得不承认他标明了是NEDC,而且该标准市场确实还在用。”

“BTW,WLTC的这个成绩比亚迪依然是市场上最低的量产车。”

“混动车能让发动机在发电和驱动力来回切换,避开低效工作区间,始终处于最高效工作状态,如此一来最高热效率和平均热效率的差别就很小了。”

“比亚迪宣传的热效率是一个无法证伪的标定值,但热效率没那么高的发动机在合适的车型和混动系统里也能达到第五代DM水准的能耗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行业专家们撕吧的不可开交的时候,C端却是另外一种光景:“工业奇迹”、“义父传福”、“中国车企自己的杂交水稻”。

这感觉就像反方一二三四辩不断攻击,好像取得上风的时候,用钱投票的评委却清一色投给了正方,原因是一辩太帅二辩太美。

B端和M端其实并没有错,秉持着对于汽车技术的坚守和对认知的维护,总是让人忍不住在市场风向好像要被带偏的时候站出来说点公道话。但此时此刻关于“技术”的讨论,好像只是学霸们的较真和吹毛求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规则是这样的,但事实就是销冠在公司里就是可以迟到早退,你给财务打完小报告,第二天领导们就会在会上说“我只看结果,如果销冠起不来,那就把打卡时间推到12点吧。”

发动机热效率46%是变相虚标、2000公里的续航是因为油箱做到了65L、比亚迪要不是自己造电池怎么可能定这么低的价格,但到了消费者脑袋里就一个反应,就像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台词:

“我是个病人,这药真不真,我能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前几年网络上对于混动技术是怎么评价的?

“过渡产品”、“不值一提”、“落后技术”、“没有前景”……

现如今呢?各大品牌接二连三的投资研发不说,像零跑这样差点剩下半口气的品牌因为推出混动直接鹞子翻身了。这一切都还要从比亚迪推出第四代DM技术让车卖到断供说起,没有比亚迪在混动技术上的投资和研发,是掀不起也找不到中国市场目前的新能源正确答案的。

而随着易车榜公布的4月全球畅销汽车品牌排名来看,月销31.27万台的比亚迪直接跻身全球第四的宝座,也是中国品牌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把“比亚迪”买进榜单,难道他们都是民间说得那种没见识无脑吹的“迪粉”吗?我认为恰恰相反,比亚迪的粉丝才是最“懂车”的,因为他们极其确切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才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最高热效率”的代名词。

而如果比亚迪的技术都是吹嘘,我相信,它也肯定是吹不出这么多实打实的销量数据的。

话说到底,让比亚迪被人称为“工业奇迹”的根本原因,难道是“带点夸张成分的宣传”或者是“确实抗打的产品技术”吗?这些都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极低的售价带来的超高的性价比和试错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切中的并不是科技带来的红利,也不是手眼通天买下媒体口径,而是用自身最大的优势去切中国A级、B级乘用车市场消费者最大的痛点:买混动是为什么啊,当然是要省钱啊,那当然谁最让我省钱我买谁。

而使用成本是随时间下降的,但起售价是下单即享的,这意味着将来即便有能耗方面领先第五代DM技术的新混动技术被别家车企做出来,只要他的价格无法下探到9.98,它就一定无法撼动比亚迪的基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对于消费者而言,使用场景无非三种:

买了秦L,油耗成绩、用车体验、驾乘表现符合预期:消费者很满意,到处安利,觉得自己这个价格真的赚到了。

买了秦L,油耗成绩、用车体验、驾乘表现超出预期:消费者吹爆,感恩有你,路转粉直接口口相传。

买了秦L,油耗成绩、用车体验、驾乘表现不如预期:消费者也不会懊恼,放眼同级别其他产品,完全没有这么便宜的。回过头看一看,那些贵的合资品牌甚至还没有不如预期的秦L表现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可能血赚,但比亚迪永远不亏。

那秦L到底是不是反向虚标,到底会不会让人跌出预期呢,就我这种赛道脚去踩第四代DM的秦PLUS,在3.9L/百公里的官宣、75%馈电场景是高速路段、均速100km/h+的前提下,也将将踩出4.6L/百公里的能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我还是垫底的那4%,那我对于第五代DM的期待和信心自然而然会更加有底气——什么事都比不过亲身经历来佐证对吧。

结尾我想套用网上一位 比亚迪秦 参数 图片 )车主的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REAK AWAY

TA的作品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