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计划#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家庭居民平均存款是11万,这意味着一家三口的劳动力每个人就要存下三万多才够,这不是收入三万,是存款三万,但是有多少人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呢?

国家GDP增速虽然有上涨,但是财政紧张,发行国债这还是可以看出来,我国经济正在陷入挣扎期,国民抱着存款不消费,某种程度上也不利于经济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没有存款又不能抗风险,所以大部分存够三万还是符合大家的心理预期,不过话虽如此,有多少人能存够,或者说存够三万容易吗?

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

对于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存够三万,不仅仅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最重要的收入多少。毕竟你每天省吃俭用的存钱省钱,能够存下来的钱也不会超出你的收入,那么正常消费之下,存够三万的人群,需要“挣”多少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双职工上有未退休父母,下有小的85-90年的工薪阶层为例,夫妻双方月工资合计一万元,扣除水电费,生活费,孩子补习费用,两周看望一下父母。

在无病无灾无贷款的情况下,还能剩下个五千,抛去逢年过节送礼,亲朋好友结婚份子钱,每年可以存够五万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艰难模式,上有七旬生病父母,下有预计三年结婚,无稳定工作的大学生儿子,妻子需要照顾老人没收入,丈夫一人外出打工,月入六千,除去两人每年两万的灵活就业社保,每年最多存一万。

地狱模式,有车贷房贷,生重病父母,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升学,只能上私立,夫妻双方工资合计八千,年底还得借钱还贷,房子、车子抵押,负债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你说存够三万,家中无负担,至少也要家庭月入八千才行,或者在乡镇生活的单身人群,月入三千不吃不喝,确实能存够三万。

钱不是“存”出来的,是“花”出来的

现在的社会是处处要花钱,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刚通水电,每个月也就花个不到五十的电费,每天吃的饭都是白面,大米,土豆,和地里面刚下来的蔬菜,一个星期撑死花个五十块,但是种地净收入是万数来块,刚好也够生活,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老王就在想,经济发展这么快到底是好还是坏,当人们“开眼看世界”看到了各种可能,看到了可以坐飞机出去玩,看到了每天灯红酒绿的吃喝享受,看到了漂亮衣服,看到了世界不仅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还甘愿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吗?

后来想想,经济发展是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提高离不开劳动力的上升,大家为了挣钱开始外出打工,开始创业,就是为了挣到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样经济自然就发展了,就业岗位也变多了,消费自然就上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国家宏观经济的角度上来说,钱是花出来的,压箱底放在那,只是一张纸,存银行也能让资金流动起来,钱的流速越快,证明钱背后带来的物质交换,和获利越多,所以钱不是存出来的,是消费带来的钱生钱。

存够“三万”算小康家庭

但是说到底,国家是大家,我们的家还是自己的小家,能够存够三万,已经是不错的家庭的,每个人的平台和世界是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月入五六万,他一个月就能存够三万,有的人月入三千,一年也存不够三万,但是月入五万的人有他自己的消费和他花钱的地方,月入三千的人,每天租房也乐呵呵的。

老王想说什么问题呢?并不是所谓知足常乐,知道贫富差距和收入差距不是让你自哀自怨的,是让你开拓眼见,知晓更多活法的,人这辈子不能拘泥于一些思维惯性,在自己收入和能力的范围内,自洽才是更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勤俭结余,理性消费,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该省省,该花花也是现在的人生信条,如果你非要省钱不吃不喝不享受,先别说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单单讲万一因此生病,简直得不偿失,那一辈子没享过福还有什么意思。

其实老王认为在如今这个经济状况下,咱们普通人一年能存够三万真的是不错的了!证明你有一个合理的理财观念,和非常幸福安康的家庭,所以不要好高骛远,踏踏实实过好日子才最重要!

-完-

今日话题:一年能存下3万元的人,在我国属于什么水平?来看看你达标了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