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安徽众多古村中,许村的名气不是最大的,但村子历史悠久,文风鼎盛,前前后后共走出了48位进士人,这一点是徽州其他古村无法超越的,因此被誉为徽州进士第一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村地处箬岭南麓,因为不是热门旅游打卡地,因此基本维持着原生态。村内民风民俗淳朴,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自然清新,逛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在村中,可以看到自元以来遗留下的古建筑多达160多栋,亭台楼阁各种式样都有,尤其以明、清时期建筑最为精彩,大观亭、高阳廊桥、五马坊、大邦伯祠、许社林宅等都相当精美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村建村于1800多年前,历史悠久的村子总是拥有许多代代相传的民间技艺,虎头鞋制作就是其中之一。直到现在,村中老人仍喜欢坐在一起做虎头鞋。她们聚在老宅子中,阳光从天井上打下来,光线充足,边做边聊,时间就这样慢慢走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们密密麻麻、一针一线地缝制着虎头鞋,这样的画面总让人觉得仿佛时间倒流,回到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旧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旧时人们缝制虎头鞋时的心情怕是比不上如今的轻松愉快的。古时人们因为居住的环境恶劣,小孩常遇夭折,只好把希望寄托于一种神兽——老虎。在人们的观念中,老虎是百兽之王,不仅能威慑敌害,还能吞噬恶魔。因此,当地人就仿制老虎的造型制作出“老虎鞋”,让老虎来守护小孩健康成长,达到辟邪保平安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鞋子虽小,制作工序却不简单,虎头是重头戏,而单是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颜色则多以红、黄、黑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村中老人依然传承着这项技艺,随着彩线在她们手中来回穿梭,一双虎虎生威的虎头鞋,或一件精致喜庆的小围兜就做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虎头鞋难就难在“纯手工”上,所有步骤都不能用机器替代,最考验手头功夫,也最考验耐心,所以大多是老人在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机器代替人工的年代,亲手缝制的虎头鞋饱含了老人对孩子满满的爱护之情。或许也正是这绵绵不断的亲情,让看似造型落后于时尚的虎头鞋依然穿在每一个被细心爱护的孩子脚上。(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