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写上数据表明数据出处。

评论区依然长着大嘴问“数据哪来的”。

本文所有数据均有参照,想知道自己百度去。

01

前几天看一消息,歌词大意是泉城路即将迎来全新改造升级

“近日,华建集团华东院ECADI公众号发布消息: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中标济南市泉城路及周边片区提升规划方案征集。备受市民和游客青睐的泉城路商业街区引发关注。”

看到相关消息我第一反应联想到了万达王对泉城路的点名表扬。

视频没法传上来,把王总讲话的文字提取到下面来了,其实还是原版有意思...

“我们济南市有名的一条一条街叫泉城路,900多年历史的一条老街。

原来街宽只有15米是吧?明朝是书上都有写,水浒上都有写,很有名,像商业街,

现在这个街已经不太行了,为什么呢?在改造的时候把这个街放宽到了70米。啊,

这是我们很有名的所谓大师的意见。这这这个就说明放宽到70米,

大家想想70米你两个店之间怎么交流啊,我要到对面去70米,再回头来100多米,所以最后形成的人就是人在两边溜,哎,中间没有人,人气越来越淡,

最以后没有办法在这个步行街上,现在改为城市马路,很奢华,城市马路底下完全是花岗岩。嗯,这样,这这种马路在走,

类似这样例子多的去了,我要讲可以讲很多很多,我看了很多别人请我去做做指导,都是在设计上不懂。

这说明什么呢?商业设计不同于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大师不一定懂商业,所以设计一定要请懂商业的人来。”——王总文字

当然咱不敢妄加评论这次的改造究竟会怎么样。

我只说个人的看法和想法。

1.如果把泉城路看做商圈,它很繁华,但是如果把他整合的看做一条街,那他这几年确实再走下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世茂国际广场和恒隆广场的租金稳中有升的同时,原来繁华的西头在落寞,这条街上还出现了几栋空置的楼,比如北部。

2.这条街到底是步行街还是非步行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它是步行街,因为东西向交通的压力,他有通行车辆

说他不是步行街,从开始规划它就是步行街,包括地面的石材也能看出来,前几年还封闭过一段时间。

结果是,也确实模仿很多步行街在道路中摆上了外摆,最终的效果不佳。

3.这条街找了太多的玄学原因。

过去西头热的时候,你经常能看到一老大爷在那里居着旗子,嘴里喊着XX骗人。

后来三联陨落、沃尔玛拜拜之后,形容这条街的词汇又变成了南热北冷。

包括前两天看贵和购物的新闻。说是整栋的客户找不到,只有单层的,最终没成。

找来找去,就是没人找商业运营的原因。

整天电商冲击电商冲击的,冲击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初引了这么多家电巨擘的时候咋没人说。

济南世茂国际广场都被冲击到租金全国世茂排第二了,怎么没电商冲击了?

4.说到北冷南热,我大概能猜测规划的意图。

无非是北部以仿古式、新中式等一系列的建筑将泉城风貌区串联起来,天际线有要求、城市肌理有要求。

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我大概知道了关于红尚坊、泰府广场、等一系列昙花的名字,只有世茂国际广场后面的宽厚里最终成了。

然后,现在这些北边大量的商业体看起来让人心酸。

包括这次我又在相关报道上看到了这些:

“”在“三区”之一的济南古城片区,重点培育发展高端商贸和精品文旅产业。围绕重振“金街”,大力开展泉城路改造提升,采取“产业策划+街区设计”相结合的形式,由知名咨询机构第一太平戴维斯进行整体产业策划,并邀请国内知名的设计团队进行规划设计,串联起大明湖景区、后宰门首开区、泉城路商业街和泉城广场,提升整个片区商业氛围,同步完善片区基础设施,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个人认为,这种仿古金街的模式是否还适合当下的商业环境,这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另外,在前排没有大型综合体输血的前提下,这种仿古金街怎么存活下来,则是更为直接的命题。

要不万达的金街都藏在万达综合体的后面呢?

包括多少年前,很多人喊着综合体里面进驻餐饮是商业的倒退(因为好多商业要改造)。

现在餐饮成了商业综合体的标配。

搞商业别总是靠想象,认认真真的市调,迎合潮流,而非自成一派。

5.先把这条路的定位搞搞清楚。

我认为这条路的应该先找找清楚,到底是步行街还是非步行街,中国这么大,不管是步行还是非步行街都有搞得不错的。

如果是非步行街,那就两侧全都引入超级综合体,中间以联通的天桥或地下走廊链接。

如果是步行街,那就坚决贯彻执行下来,说封路就封路,发动文旅力量,真正的给济南添加一个网红景点。

西安大唐不夜城太远,把淄博烧烤弄来,弄个烧烤主题节行不行,总比这段时间的把子肉文化节听起来有噱头吧。

既想商业格局做大,又想古今交融,总是感觉这种东西挺难两全,尤其是在这街道宽度之上。

既然这改造消息征询意见,以上内容就当我个人的意见。

最后看一下现在华东公众号上的规划图:

本次规划在总结产业、交通、文化、风貌等核心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泉城路打造“更有活力的触媒项目、更文化性的街道氛围和更高效安全的交通组织”。

从新闻上看看要X盖过街天桥,也不知道最终能不能成,相关规划的设计图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昨天晚上看到了隆和府开盘的消息,我开始以为是卖了22个亿,因为很多文章用了盘活这个字眼,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2.2亿..

这个盘我总是感觉怪怪的。

如果单纯看这个盘的价格和产品,两万三四算是个有竞争力的价格,但是性价比没有网上传说的这么高...

高压线、噪音影响、名声问题,外立面一般,最关键的还是户型问题,首开的两种户型,也就129的尚可..

但是看着增配这么多,外带精装,两万三四的价格,也确实有竞争力,毕竟还要代建一所学校,起码上学问题能解决掉。

至于你说是不是性价比如此出众,每个人有每个人看法,当年1万八九的阳光城也没有想象中销售的那么快吧....

所以,这东西是有争议的..

之所以说他怪,是因为总是感觉这盘玄玄乎乎的..

从理性上讲,国企联袂也罢,什么历下区重点保交付项目也好,听起来还是很让人放心的,就算不放心,售楼处咔咔一顿讲解,确实能打消不小的疑虑。

但是从感性上讲,还是心里有些不妥帖。

且不说当年阳光城也是搞了一波感恩回馈,光说隆和府这个售价,匹配17000的楼板价(包括代建了),中间一共就7000块的差价。

这玩意能赚钱吗?

更何况增加了一大批的增项。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在菜市场买菜,突然之间小贩的菜便宜又新鲜,我现在看短视频看多了,第一反应是抓紧把秤掏出来,看看是不是八两的..

被坑怕了,总是感觉稳妥比较好。

包括我看了一些“”深度报道“”

这盘光建安成本就6个亿,加上之前的土地款负债等乱七八糟的,好像得20多个亿吧。

这盘的售价我竟感觉有点便宜...

同类楼面价的楼盘,几乎都要往3万5了上跑了。

包括我看网上不少的点评,都是“应该”开头...

看来这种疑虑还是存在的。

尤其是我看了他这火热的2.2亿开盘照片,更是感觉怪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算一套房子350万的话,合着60套,就这几个人,能买得了2.2亿吗,带红挂牌的貌似是中介吧...

奇奇怪怪的感觉,这盘说不上来。

至于你说股权穿透啊什么没啥开发实力啊,这都是其次,也不是关键。

甚至包括网上查询房源,依然有查封状态,听起来也不是特别的可怕

可能国企比较会辗转腾挪吧,我看不太懂,祝隆和府一切都好。

说不上来的怪怪的。

免责声明:

1. 本微信公众号文章,系作者的个人分析、判断及评价。文章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房产交易行为的任何指导,不构成任何允诺,请读者自行判断购房风险。

2. 本微信公众号文章,可能存在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亦可能存在作者对有关问题的认知、评价与第三方不一致的情况,若有任何第三方认为图片存在侵权,或认为文章有关内容失实、构成侵权,请通过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沟通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