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商品化

在5世纪时,茶叶逐渐成为商品,南北朝时的宋(420—479年)时期,在《江氏家传》一书中,江统讲道:“西园卖醋、面、菜、茶之属,亏败国体”。南齐世祖武皇帝(483—493年)遗诏中载明不得用牲畜为祭,但设饼、果、茶、饭、酒、脯而已。王肃(464—501年)喜欢喝茶,在《后魏录》中记载他说“茗不堪与酪为奴”。

以上等茶叶作为贡品的习惯,也是从南北朝起始的。在宋代山谦之所著的《吴兴记》一书中记载:“浙江之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所产之茶,专作进贡之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被当作饮料

6世纪末,茶叶由药用转为饮品。晋代诗人张益扬(557—589年)所作《登成都白菟楼》诗中描写到当时以茶为清凉的饮料,诗中写道“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州”。《群芳谱》的作者也证实了当时饮茶已由药用转变为饮料。据称茶叶最初被当作饮料应当是在隋代(581—618年)文帝时期。当时,茶叶虽然没有被重视,但已被认可为上佳的饮料,而且在药用方面也被世人所赞扬,以“解体毒,治昏睡”的功效而扬名。

第一部茶书与第一种茶税

6世纪时,茶的传播广泛,但关于茶叶的生产与制作方面直到780年才开始有详细的记载。当时的文人及茶叶专家陆羽应茶商的邀请撰写《茶经》一书。该书除了描述茶的一般情形,还详细地介绍了茶的品质和效用,并引用了汉代某位皇帝的话:“用茶使朕颇感惊异,其妙不可思议,有似酒后顿感兴奋,精神亦倍觉舒畅”。这些都足以证明陆羽时代饮茶已由古时未加工的青叶煎汁发展为醇美的茶汤。而且因为改良了制作方法,茶叶的品质也更加趋于良好,不用再添加香料来增添香味。陆羽对于选择煮茶时的水及水的温度特别重视。在当时,茶的应用逐渐推广开来。唐德宗元年(780年),政府以茶叶为征税的重要项目,这应该是茶税的起源了。但是,由于遭到各方的反对,茶税一度被迫终止,直到德宗十四年(793年)才恢复征收茶税。

陆羽及《茶经》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茶的普遍饮用应当是在隋文帝(当时《茶谱》中已有饮茶的记录)到唐德宗(当时第一次开征茶税)的两个世纪里。而关于泡茶的方法则出现在850年两个阿拉伯人旅行中国的游记中。游记中记载了当时在中国饮茶已经相当普遍,还描述了中国人如何用沸水冲茶,饮其汁液,而且还讲到喝茶可以防百痛。可见中国人在9世纪用的泡茶方法已经和今天大致相同,而茶的医用功效一直延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泡茶的出现

据《群芳谱》中的记载,宋代(960—1279年)饮茶的风气已经在各地盛行,而且泡茶的方法趋于大众化,成为了一种时尚。当时泡茶的方法是将干茶叶磨成末放入热水中,然后用轻竹帚搅拌,不再加盐来调味,至此茶叶固有的芳香才被人们所领略。当时,爱喝茶的人逐渐从喝茶向赏茶的方面转变,所以茶叶也就成为了社交中的必需品,文人雅士不断探求新的品种,并举行比赛来品评优劣。宋徽宗对艺术的爱好众所周知,在位期间(1101—1126年)他不惜重金寻求新的和名贵的茶叶品种,并御定20种茶为“白茶”,被看作是有异香而最珍贵的茶。在当时,各大城市均有精巧雅致的茶室,而佛门中也以饮茶为一种肃穆的仪式。在一二百年之后的明代(1368—1644年),又出现了第二本茶书——顾元庆的《茶谱》,但此书被认为没有太多的历史价值。

茶的起源问题

茶起源于中国,在本章开始已经提到,但就植物学的观点而言则又有了问题。多数科学家和学者对于茶树究竟是起源于中国还是印度,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在1823年印度发现土生的阿萨姆种以前,很多人曾经煞费苦心的将中国茶种输往印度。同时也有中国茶是由印度传入的古代传说,至今仍有若干学者深信中国栽培的茶树最初是由外国移入的。其中以萨缪尔·白尔顿的印度为茶树原产地的说法最为有力,他认为中国与日本大约在1200年前,由印度传入茶树,并且说茶树只有一种,即印度种。中国茶树之所以树丛矮短及叶片细小,是因为与原产地距离遥远,受不同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所造成的结果。

爪哇茶叶实验场植物学家科恩·斯图亚特博士,关于茶的起源曾著有论文。他遍览关于在中国边境(包括西藏、云南及缅甸等处未开发的山陵)所发现的野生茶的各种文献,而后作出了详尽的论述。他认为如果茶的起源地的问题能够解决,则必是在中国边境无疑。在文章中他也曾提到,法属印度地区也可能是最初茶园的发源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威廉·乌克斯(1873—1945),20世纪初美国《茶叶与咖啡贸易》杂志主编。他于1910年开始考察东方各产茶国,搜集有关茶叶方面的资料。在初步调查后,又相继在欧美各大图书馆与博物馆收集材料,历经25年,于1935年完成《茶叶全书》的写作。

内容简介

茶,被称为“东方的恩赐”之物,是一种优雅而又温和的饮料,同时还是一种纯天然的、安全的兴奋剂,在世界范围内饮茶已成为人们一种主要的享乐方式之一。
美国人威廉·乌克斯于20世纪初叶撰写了本书,它与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和日本建久时代的高僧荣西和尚的《吃茶养生记》,并称世界三大茶书经典。
本书从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茶叶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包括:历史方面、技术方面、科学方面、商业方面、社会方面及艺术方面,是一部关于茶叶的百科全书。从几方面来看称为全书,名副其实:

第一,从历史与未来两个视角考察了茶的起源与发展,系统全面,堪称全书;

第二,把茶产业放在全球的视野下考察,视野广阔,堪称全书;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了科学与文化、多领域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内容丰富,堪称全书;

第四,对茶叶的分析逻辑清晰,系统专业,堪称全书;

第五,把茶叶知识的专业性、科学性和严谨性融入通俗易懂的表述之中,文风活泼,堪称全书。

总之,《茶叶全书》为茶人及热爱茶叶与健康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优秀的读物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点赞”和“在看”

向更多人分享我们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