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30日 ,中国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的两家支行,枫林绿洲支行和科技路支行,分别挂上了总行级“科技金融特色支行”的牌子。

据悉,民生银行总行首批在全国范围内,共选定了8家重点分行的16家支行,加挂"科技金融特色(试点)支行"。在经济总量、信贷规模并不占优的情况下,西安居然独占两家,这一次站在了全新的“科技金融”赛道的领先位置。

尽管只是一家股份行的内部挂牌,但在西安金融棒棒糖看来,一直在服务小微企业的民生银行,正在科技金融领域“发力”甚至“抢跑”,而西安将是极为重要的“锚点”。

01

西安“吃重”:背后是从隆基到诺瓦

在省工信厅,省委军民融合办,西安市科技局,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秦创原发展、省创业投资协会,及百余家科创企业和生态伙伴的见证下,民生银行总行科技金融部/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鲲鹏和民生银行西安分行行长齐国华,分别为枫林绿洲支行行长王卫强和科技路支行行长潘慧授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家支行得以成为民生银行总行首批授予的“科技金融特色支行”,而全国8座城市仅16家支行的情况下,西安一城独占两家,还是颇为让人感到鼓舞的。事实上,在挂牌“科技金融特色支行”这件事情上,同为科创重镇的南京,此番也仅雨花支行一家;而经济活跃的无锡,同样也仅有梅村支行一家。

但是西安为何如此“吃重”呢?我们尝试回答一下:

其一是西安能干好科技金融——从“书架”到“货架”。

先看一组排名,在2023年,西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34家,同比增长31%,居副省级城市第5;《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西安超越伦敦、西雅图、休斯敦,由2022年的第22位跃升至第19位;西安在“全球科研城市”的排名由2022年第29位,跃升至2023年第20位,首次进入前20序列……,感谢《起点新闻》的报道,让西安科教优势的形象更加具体了。

杨鲲鹏作为总行代表,在当天的发言中,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也已经给出了回答,“作为全国第四个获批的‘双中心’,在加速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中,相信陕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其二是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真的在干科技金融——前四个月专精特新贷了5.54亿。

仅今年1-4月,民生银行西安分行持续聚焦省内制造业园区、“双创”园区等,开展专场银企对接活动20余场、服务企业300余家,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贷款投放54.75亿元,新增贷款户数1151户。其中工信贷白名单企业投放20.07亿、新增58户,重点产业链上中小微贷款5.9亿、新增38户,专精特新中小微贷款5.54亿,新增26户。

其三是民生银行西安分行帮到了一票科创企业——与多家科创板合作超十年。

如今已誉满全球的光伏行业龙头隆基绿能(601012),在创业初期和上市前夕都得到了民生银行的支持,为后续业绩爆发和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了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铂立特(688333)、美畅股份(300861)、蓝晓科技(300487)、爱科赛博(699719)、诺瓦星云(301589)等近年来在科创领域大放异彩的省内“明星”企业,与民生银行的业务合作都已超过十年,都是在创业初期得到了民生银行的大力支持。

02

“三级架构”:科技支行将担当“突击队”

不单是西安分行,对于“科技金融特色支行”的头衔,民生银行的各家分行都显得非常重视。

比如深圳,特邀了深圳市委金融办、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各区科创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等政府部门现场见证,还请到了70余家科技型优质企业客户观摩交流。

比如无锡,请到了无锡市新吴区委副书记、副区长李芬和无锡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鲍静现场致辞。

那么,为何大家如此重视“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在西安金融棒棒糖看来,这是民生银行总行科技金融战略发力的一次具体体现,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民生银行总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探索:

2008年,推出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商贷通”,在国内率先开启小微金融探索实践;

2021年9月北交所设立后,总行行长挂帅成立专项工作组,并与全国股转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民生易创”专属产品矩阵,提供“商行+投行”“债权+股权”“融资+融智”的综合化金融服务;

2022年,建成覆盖200+产业投资人、政府引导基金、专业PE/VC等的易创联盟;

2023年,陆续推出民生惠、易创E贷等线上信用产品,提升融资的便捷性和可得性;

2024年,民生银行总行设立科技金融委员会,改组设立科技金融部(一级部室)。

透过这个探索历程,民生银行的“三级科技金融架构”也已经清晰起来:

总行层面,是科技金融委员会,由总行总行石杰副行长担任组长,各条线部门直接参与,此次来陕参加活动的杨鲲鹏的“科技金融部/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头衔,也是这一架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分行层面,则是分行科技金融委员会,就西安分行来看,由齐国华行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及支行负责人直接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支行层面,最重要的组成就是这次新挂牌的“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在西安就是枫林绿洲支行和科技路支行。

从这个架构,不难看出这两家支行未来将承担的角色,那就是作为整个民生银行科技金融工作的“前哨站”、“排头兵”和“突击队”。在民生银行内部,对其有“两个聚焦”和“一个先行”的要求。

所谓“两个聚焦”:一是服务团队聚焦科技型企业,将在科技金融特色支行打造科创企业专属服务团队;二是考核激励聚焦科技型企业服务成果,充分发挥考核引导作用激励支行围绕科技型企业做深、做透。

尽管没有看到细则,但我们猜测,这是从业务端和考核端,给出了制度安排。专属服务团队,保证了对于科创企业的服务专业性,能够更好地了解区域内的科技型企业,毕竟科创企业有着自身的特点,比如高风险、高投入、快成长等特殊性,需要更为专业的“投行眼光”来看待;而专门的考核激励,则保证了团队的“后顾无忧”,即使由此引发不良的上升,相信也将会有更高的容忍度。

“一个先行”,则是一些针对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政策,将在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先行先试。作为试点,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带来的反馈,必然有助于总行、分行实现产品和模式的快速迭代。

03

科技金融:从“革新技术”到“科技创新”

回到“科技金融”本身。

实际上,作为五大篇章之首的“科技金融”并非全新事物。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日前撰文,邓公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显然,在那个时代,银行业就已经被赋予了“革新技术”的责任。

此后,这种尝试一直在不断推进,比如早在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积极开展科技信贷的联合通知》,正式拉开了我国科技金融的帷幕,而该时期科技金融的重点是科技信贷。

近40年后,对于银行业而言,这一责任已经从“革新技术”发展成为“科技创新”,更为强化和重大。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亟待金融行业进一步发挥跨期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其也是金融行业转型发展的最大变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让我们乐见的是,仅在西安,这一次的“科技金融”已经显现出更为多元的金融力量,除了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的“科技金融特色支行”挂牌,其他众多驻陕金融机构也在积极行动:

比如,中信银行西安分行挂牌成立“科创金融中心”,构建科创金融专职审批团队,紧跟陕西实施科技型企业四大工程战略和24条特色产业链,主动布局,在体系机制、产品创新方面持续发力。

比如,浦发银行西安分行设立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通过创新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差异化的管控机制、特色化的产品体系、全方位的营销理念,打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试验田”示范成效加速显现。

再比如,光大银行西安分行对“专精特新”等信贷项目赋予“红星”标识,享受绿色审批通道、前置预审、定价前置审批、FTP 差异化优惠、扩大定价权限等政策。

同时,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在陕股份制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734.42亿元,较年初增幅22.77%,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甚至在风投领域,驻陕金融机构也是动作频频。比如农行陕西分行,在今年年初完成“投行首秀”,借助旗下陕西千帆企航壹号股权投资基金,推动上海本诺电子5亿元西北总部落户泾河新城,我们曾以《》记录;

再比如建行陕西分行,在去年6月专门成立股权业务中心后,于当年年底落地西安智造创新产业投资基金,而且与本土十家知名创投联合,实现投贷联动,我们在《》一文中进行了阐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历史,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始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兴于产业创新,金融创新牵引新技术持续投入产业体系,促使产业发生跨越式变革。

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我们也期待,在陕西创新驱动由“势”向“能”加快迈进的时代,包括民生银行在内的各家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的赛道上跑出好成绩,彰显出金融该有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