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咸阳之后,又有一城启动了大规模“国企改革”与“平台转型”。

5月7日,铜川日报刊文《“五个着力”抓落实 改革赋能促发展》,文中提及“锚定市属国企专业化、集团化改革方向,加快推进国资国企综合改革,逐步策划组建城发集团、铜投控股集团、农投集团、能源控股集团、商投集团、物产集团等大板块领军企业。”

18日,铜川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城发集团)在新区政务大厅举行揭牌仪式。

01

恰逢其时:“放缓”与“扩张”

铜川融“国企改革”与“平台转型”于一休的综合打法,实质上是为了进一步激发改革活力。因为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经济运行放缓迹象还是比较明显的。

以GDP增速这一数据来看。Wind信息显示,铜川近30年GDP走势大致分为四阶段。1994-2013年长达20年的“稳步上升期”;2014-2018年的“波动震荡期”;2019-2022年“再度抬头期”;以及这里重点关切的或以2023年为起点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增速放缓期”。

当然,铜川2023年度的GDP增速按不变价格计为4.3%,表现还是不错的,“放缓”一词只是与上一阶段(5%——7.8%)“高增速期”对比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铜川市GDP近30年走势

GDP增速的放缓也直接反应于财政收支。以铜川市近20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走势图(下图左)可知,以2013年为分水岭,此前十年处于高增长期,从2003年的2亿元左右增至24亿元,增长了12倍。但此后十年就步入“震荡期”,始终徘徊在20-26亿元区间。

伴随着财政收入“震荡”的时候,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持续上涨(下图下),从2003年的约5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30亿元,收支逆差持续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硬币总有另一面,作为陕西第一批工业城市,铜川在省内经济占比的存在感虽然较弱,但却基本没有什么化债压力。

我们检索发现,铜川平台公司发债动作很少,仅铜川开发投资公司12铜川债(128204.IB)一支,规模8亿元,且于2018年提前兑付。另一家铜川国有资本运营公司18亿元私募项目去年10月最新状态已“终止”。在地方清理债务的大背景下,其负面信息非常少。

从这个角度上说,铜川“国企改革与平台融合”来自外部的债务压力相对较小,基本可以视为一次“内生性重构”。

在目标方面,铜川提出了许多指标:包括年底前完成70%的(国企)改革任务、年内力争亏损企业再减少15%、监管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15%以上、利润总额再减亏20%以上、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再提升10%。

在《“五个着力”抓落实 改革赋能促发展》一文中,更大的目标则指了工业转型,要求做到储备新能源、科技类等项目总投资达到100亿元以上。

面对这样的场景,金融棒棒糖的观点是:自国务院国资委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尤其是省政府2020年印发《关于加快市县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推动市场化投融资的意见》的预期之下,本轮改革确实是铜川在国资和平台领域最大的动作。

02

有效信息曝光:“六大投”猜想?

铜川,是有速度的。

在5月7日报道发出后仅仅10天左右,城发集团就揭牌亮相,新闻稿对这一动作的描述为“是我市国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

结合企查查和公开报道归纳城发集团信息如下:

1:注册资本:1亿元

2:功能定位:建设城市、运营城市、服务城市

3:目标: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商”

4:持股公司:共4家,分别为敦创建筑工程、德荣酒店管理和秦茂源商贸和铜川市政工程。前3家均于4月相继从铜川城建综合开发划转而来,后1家则被直接划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介入城发集团子公司敦创建筑工程在手项目。企查查显示,今年2月和3月相继中标铜川某棚户区改造项目6#楼室外工程项目和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新材二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

至于铜投控股集团、农投集团、能源控股集团、商投集团、物产集团均暂未曝光有效信息。

继续行文之前补充一句,前些年铜川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曾“改组组建了市铜川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推动市开发投资公司政府融资平台转型,组建了市国兴能源集团、市国丰物产集团,推进市建设集团、市城市改造投资集团规范运营”。

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我们愿意对“六大投”组建细节做一些资猜想,或有不准确之处,欢迎糖豆探讨指正。

1:城发集团:除了已从铜川城建综合开发划转进部分企业外,市开发投资公司、市建设集团和市改造投资集团等涉及开发置业地产类和交通热力民生类项目等资产,或许都会囊括其中,形成一个“超大资产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铜川一景,来源于网络

2:铜投控股集团:主要注入当前存量的产业类国企,但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ST海越是否注入,尚需要观察。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其可能以“投行思维”去寻求“增量”,即不是一个简单的整合者,而是一个突破者。

3:农投集团:这个非常简单,咸阳农投、西安农投已有成熟先例。通过《铜川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规划(2023-2025年)》可知,市农业农村投资公司隶属于市农业农村局。若按此次方案表述,该公司有望“升格”。

4:能源控股集团:这个很难猜测,是依托于传统矿产资源,还是瞩力于新能源,需要后续观察。

5:商投集团:目前,铜川商投发展集团公司隶属于铜川新区发改局,旗下拥有11家企业。

6:物产集团:或将原铜川国丰物产集团相关资产划入,这里面就包含涉肉类加工、粮油果品、轻化、木材、药物等企业,以及市国资委旗下的啤酒饮料和国有资本运营旗下的盐业等公司。

03

改革预期:“一城一控”重头戏

从我们的角度出发,铜川革新是“咸阳探索”后的又一例证。自2022年7月起至今(详见《1700亿“国资大整合”:平台转型下的“咸阳探索”》),已走过了两个年头。

期间,金融棒棒糖陆续刊文《》《》《》展开记录,其目标就是为各地市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咸阳与铜川在体质上还是有相似点的。据最新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咸阳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2.0%;铜川占比51.0%,意味着两城公有制经济占比均近半。因此,将国资国企改革和平台整合聚集起来,这一大方向是没问题的。

而从预期上看,我们倾向于认为最重要的两大平台是“铜川城发”与“铜投控股”。

城发集团迅速率先登场,地位不言而喻,这一“超大资产包”将发挥国资国企和平台主体整合效能的“旗舰”作用,兼具公益性和盈利性,肩负扩缩铜川全市“资产负债表”的重任。同时,随着资产壮大信用评级提升经营向好,融资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出有效贡献。

铜投集团扮演“通过市场化手段寻求未来产业增量”的重要角色。而发力的产业方向和操作指导,在铜川市长郝光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即可窥知一二:把铝及铝合金作为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分工协作;巩固拓展光电子产业链;保持现代医药和先进陶瓷产业发展势头。

工作报告提及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确实是一个亮眼的动作。作为专注于本土的观察者,金融棒棒糖很早就注意相关动向,比如在《》一文中就提到,2021年玲珑轮胎(601966)投资60亿于铜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产业突破中,我们仍然提示读者“一个全新的空间”可能就此打开。以咸阳为例,其产投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已有突破,详见《》)。

对铜川而言,这样的可能性同样存在。

行文至此,如果将“铜川探索”放置全省来看,其实质仍然是“以自身改革驱动产业升级”,对于这次古老的矿城而言,确实是一次“全新的出发”,对此我们将保持长期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