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老一辈们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说“做事要顺利,出门看黄历”。我们也常会听到有些人在“点背”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会吐槽一句“出门忘了看黄历”,也有一些人会在做重大决定前会翻看黄历或找专业人士进行择日。黄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所创制,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都说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都是很有价值的。那今天就和大家讲讲“到底该不该看黄历?”。

先问个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提前翻看下黄历?

1、有重大事项前会提前参考下黄历或找专业人士择日

2、无聊时不知道做什么事就看看这天适宜做什么

3、每天出门前先看看黄历,避免霉运、迎接好运

4、从来不看这些东西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第一个,只有在面临重大事项时才会提前看下黄历,并且一般都是提前看下开业动工的时间、搬家的日子和哪天适合举办结婚仪式这几种。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黄历上写的内容是否可信?到底准不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看下老黄历的结构构成是怎样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历的计算方法是建立在黄帝时期所发明的干支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也就是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两搭配而成的六十甲子纪年法。

古时候的农耕社会必须考虑到气象时节的问题,所以那时候的历法基本都是辅助于农耕建设,自然也不可或缺二十四节气了。

讲到这的时候和大家分享个颠覆大家常识的秘密:五行并不是五种物质,天干地支也不是十二种动物,他们代表的都是种状态特性,和具体事物其实没太大的关系。如果你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也很正常,许多从事这行的人一辈子也悟不到这个阶段,所以他们难以大成。如果你能理解,那说明你不是一般地有天赋。如果不理解,今后有机会也会教给大家。

为什么要告诉大家这个秘密?因为你理解不到这一层就不知道为什么要看黄历,也不知道黄历是怎么由来的。

目前公认黄历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太阳在黄道运转的日历,另一种则是皇帝为了让百姓们有良好的农作物收成而让钦天监颁发的用于农事和生活的建议书,所以叫做黄(皇)历。但是我国地大物博,气候、地理、民风民俗都不一样,所以后来除了最基本的农作习俗外又增添了一些吉凶忌讳等等。说点神奇的:前边讲到天干地支讲的受天体磁场所影响的状态特性,所以可以推断出来某个地方在某个时间处于什么样的磁场,这个磁场有利于做什么事和忌讳什么事情。而黄历就是用于指导这方面的“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便普及个知识点:看出生时的干支历纪年法需要看真太阳时,也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内,由于地区的经纬度不同,受天体运转磁场的影响不同,所排出的干支历自然不同。举例:我有一个英国朴茨茅斯出生的客户,别人给他按北京时间算的生辰八字,结果算出来的经历完全是错误的。但是恰巧我国外的客户很多,所以知道怎么根据经纬度推算具体的干支历是什么,然后得到的预测结果就更为准确。在这顺便说一句:八字和面相一样可以用在外国友人身上,一样很准确,这是我N次实践证明总结而出的经验之谈。

有人看到这的时候应该会觉得黄历是非常神奇的,应该是非常可信的。但是我想告诉你,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大家现在所看到的黄历基本不具备太高的参考价值。原因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你看不懂,没有专业的说明书知道如何切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二是因为现在流传的版本基本都是民间各种流派所制定的,门派不同,理论也不同,得到的结果自然也容易不同。比如有的人在手机上看到的明明是黄道吉日,结果回家一翻老黄历却发现是“诸事不宜”。这么和你说吧,目前所知的择日门派技法保守估计也有300种以上,单是行业内公认熟知的就有二十多种,比如神煞法、建星法、玄空、星宿法、纳音法、命理法、太乙法、河洛理数等等。这些乱如麻绳的方法都被一股脑的加入到现在的黄历当中,你说对于非专业的人如何能借其趋吉避凶呢?

显明是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如果把怎样看黄历都教给你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你还不一定能学的会。所以,显明在上个星期做了一个决定:制定个新版的大家都能看得懂、用得着的“黄历”。助力于大家日常或者重大事项前有个参考方案,让你直接一看就懂,拿来就能用。除此之外,今后每天都还会有个旺运小技巧分享给大家。今后这方面的内容都会提前一天发布在公众号的头条里面。当然,由于也担心这方面的内容会被和谐掉,所以这方面的内容也会同步在助理的朋友圈,方便大家随时查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S:择日这个事情有的人会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但实践证明的确会有影响,先不说事情结果好坏的影响,单是可以通过黄历就可以预测出半年以后某天天气的情况,比如有一次给别人选择半年后的结婚日子,结果她结婚的那个月份整个月都在下雨,但到了我给她选择的那天就不下雨,然后又连绵不断下雨了好久。你说这是心理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