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很火的视频,是个大四女生在看书时感慨教育资源的不平均,此事引起大家的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个女生所看的书,书名是《妈,这是我的人生》,作者是曾在几年前就火过的王食欲(网名)。

视频中的女生感慨,在北京四中上高中的王食欲,高二时就和同学请假去拍了一个关于职业病的纪录片,还筹资5万元用于给片中的职业病人治病。因为想要考电影学院,就向学校申请电影学院的教授来做她的导师,结果学校请了一个导演过电影的教授给她做老师。

还有北京四中优越的条件,雄厚的师资,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包容等。

以及作者提到的“当我第一次在地理书上看到东非大峡谷时,我的同学已经去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女生感慨,这是别人的高中

视频点赞量9万,评论区1万多条评论,4.2万人转发,多家媒体转发视频并报道了此事。

很多人说,“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也有人说,和学校资源没关系,和家庭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视频中提到的书的作者王食欲,其本人也拍了一个视频来回应此事。

我是先刷到王食欲的回应视频(因为关注了她的账号),才去找了那个大四女生的视频。

王食欲和好友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她们不久前完成了6000米雪山的攀登,现在正在西藏自驾旅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食欲说,她的父母只是北京的普通工薪族,既没有钱也没有权,她的教育经历特殊,是因为上了北京四中。

果真如此吗?她的父母是普通工薪族

2021年4月,王食欲在“看天下实验室”发表题目为《北京第一代鸡娃给大家讲讲内卷教育的切肤之痛》的长文,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后来,有媒体专访王食欲和她的妈妈,多家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在王食欲的文中,她提到,自己从小被妈妈鸡娃,从四岁开始学了十年的古筝,考到中央音乐学院8级证书。除了古筝,学过芭蕾、跆拳道、美术等,还上过华数、奥数、英语等各种学习辅导班,经常周末全天都在上辅导班

因为没考上心仪的重点初中,在初中她发奋学习,考上了北京四中实验班。在四中,她的同学们也都很优秀,有没毕业就跟着大学教授做科研的,有创业获得天使投资的。同学们也都见多识广,被很多人引用的“我第一次在地理书上看到东非大峡谷时,同学已经去过了”,就是文章中的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学校还有去南极游学的项目,收费近10万,还没放学就报满了。

因为没去成南极,王食欲的妈妈让她假期去了美国,她在美国把经历的事情写成散文,回国后出了一本散文集。

其实在初中时,王食欲就喜欢写作,在刊物上发表过文章,高中进入北京四中的实验班,也得益于曾发表过文章。

王食欲曾在分享写作经验时提到,当初父母看到她喜欢写作,就让她去一个作家家里住了一段时间,跟那个作家学习写作。

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可能普通家庭也能上,不过经济上付出多一些,但是孩子鼓励孩子的爱好,把孩子送到专业人士那里近距离学习,这资源,普通家庭怎么能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中就拍纪录片、出书,大学毕业后留学国外,现在是畅销书作家、编剧,业余玩的是攀登雪山,这样的孩子,我们很难把她和“普通家庭”联系起来。

王食欲把自己的妈妈称为“小镇做题家”,从小县城考到哈工大,再到北京工作,在陪女儿学习的过程中,考了多个证书。

《妈,这是我的人生》中,有一半的内容,是王食欲的妈妈写的。

王食欲的优秀,有来自妈妈的基因遗传,也有妈妈言传身教的影响。她说过爸爸也是搞写作的,我猜测可能是一位作家。

这样的父母,并不普通。

可能在王食欲眼里,她的父母没有钱,也没有权,但是,那是王食欲的标准。她的父母也许没有太多的钱,没有多大的权,但是他们有帮助女儿实现人生理想的资源。

这资源包括,足够优秀的基因,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食欲是个非常正能量的姑娘,她在回应中提到,四中校长在开学时对学生说过,因为四中在北京,享受了其他省份享受不到的教育资源,学生占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长大了要更多的回馈社会。

所以她在高中就和同学做公益,拍纪录片筹资,帮50位工人做了洗肺手术,大学期间还到非洲和尼泊尔做义工等。

她说,希望用自己一些小小的力量,帮世界变得更好。

这才是优秀教育该有的结果。不是说让他们找个好工作,挣更多的钱,而是有更大的目标,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也能去影响世界。

这样的教育结果里,也有家庭的付出,王食欲的父母,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