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一:广西某海水对虾养殖场废水处理

背景:位于广西的某大型海水对虾养殖场,因废水排放问题受到环保关注。该养殖场每日排放大量富含有机物、氨氮和营养盐的废水。

处理工艺

  1. 生态处理塘:首先,废水被导入贝藻生态处理塘,利用贝类和藻类的共生作用,吸收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降低有机物和氨氮含量。
  2. 筏式生态处理沟:随后,废水通过筏式结构的生态处理沟,其中种植特定水生植物,进一步吸收和转化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3. 人工红树林湿地:最后,废水流经人工红树林湿地,红树林的根系过滤和微生物降解作用协同去除残留的污染物,同时提供良好的生态栖息地。
  4. 监测与排放:处理后的水需经过严格监测,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至海域。

成效:该生态处理系统有效降低了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恢复了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提升了周边生态环境,成为生态养殖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案例二:某高科技养虾场废水资源化项目

背景:一家集科研与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养虾场,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实施了一套高效的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

处理工艺

  1. 机械过滤与沉淀:首先,通过机械过滤去除水中的固体悬浮物,随后在沉淀池中进一步去除大颗粒物质。
  2. 厌氧消化:废水进入厌氧反应器(如UASB),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沼气作为能源回收利用。
  3. 好氧生物处理:随后,废水进入SBR反应池进行好氧处理,降解剩余有机物,同时通过硝化作用去除氨氮。
  4. 膜生物反应器(MBR):采用MBR技术深度净化,高效去除悬浮物和溶解性有机物,提高出水水质。
  5. 回用与排放:处理后的水一部分经过消毒处理后回用于养殖循环水系统,剩余部分经检测达标后排放。

成效:该项目不仅解决了养虾废水的排放问题,实现了零排放目标,而且通过沼气的回收利用和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行业内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