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4日,西部法制报以《“小案”不小看 办好每“粒”案——榆林法院“涉民生、涉小标的”案件执行行动纪实》为题,榆林法院“陕亮执行·2024”专项执行行动进行报道。

全文如下:

5月以来,以“陕亮执行·2024”专项执行行动为牵引,榆林法院速执团队严格落实“粒案力办”工作要求,锚定涉民生、涉小标的案件,以真抓实干的姿态和为民司法的情怀,加大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着力破解小标的案件“执行难”问题。

灵活执行:以羊抵债巧破僵局

“感谢法院高效执行,让我这么快就拿到执行款。”5月8日,榆阳区人民法院灵活运用以羊抵债的方式化解一起借款合同纠纷后,申请执行人黄某某向法官表示感谢。

申请执行人黄某某与被执行人张某某、武某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向张某某、武某某释法明理,督促二人履行法定义务,强调了拒不履行将承担的不利后果。然而,被执行人表示无履行能力。

鉴于被执行人无明确的履行方案,榆阳法院依法对其采取留置措施。经过执行人员耐心释法,最终,被执行人表示愿意以饲养的羊抵债。执行人员征求了申请执行人的意愿,申请执行人表示愿意接受。

在执行人员主持下,黄某某与张某某、武某某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债务本息共计8万元,被执行人以20只羊抵债3万元,剩余钱款由被执行人按月分期履行。

强制执行:跨省拘传展露威力

“太感谢你们了,从那么远的地方帮我要回几年前的辛苦钱……”拿到执行案款的申请执行人刘某,对神木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连声道谢。

刘某与宋某买卖合同纠纷案进入执行程序后,申请执行人刘某向神木法院提供了被执行人宋某藏匿的线索。执行法官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干警前往被执行人在山西省的藏匿地。

经过梳理盘查,执行干警成功在某商贸有限公司找到了被执行人。执行干警向宋某进行释法明理,并依法将其带回神木法院。

迫于压力,被执行人宋某认识到自身规避执行的严重错误,请求执行法官主持和解。经执行法官多次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当场履行案款15万元。

善意执行:和风细雨化解积怨

解决邻里纠纷是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近日,靖边县人民法院顺利执行一起邻里之间的排除妨害纠纷案件,修复了邻里关系。

申请执行人任某甲、冯某某、任某乙与被执行人李某某是邻居。2020年,李某某多次雇用铲车在任某甲、冯某某、任某乙住所附近挖土,影响了三人出行,使三人房屋的地基有被损害的可能。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任某甲、冯某某、任某乙将李某某诉至靖边法院。

执行过程中,考虑到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是多年的邻居,执行干警耐心劝导,明法理、释情理、讲道理,使双方懂了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遇事多包容、多商量,共同妥善解决问题。同时,执行干警向被执行人释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执行干警的努力下,被执行人表示愿意对损毁、塌陷的崖畔进行加固处理。排除妨害行动完成后,执行干警表示,司法的目的不仅是解决案件,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涉老执行:司法守护老有所依

“2000多元对我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希望法官能帮我要回这笔钱。”近日,一位六旬老人走进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找到办案法官说。

原来,李某向老人借款2099元后,一直未归还。老人在多次催要未果的情况下,诉至佳县法院。

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积极联系被执行人,督促其尽快履行法定义务,但被执行人企图规避执行。鉴于李某的行为,佳县法院依法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惩戒措施,并冻结了其银行账户等。迫于执行措施的威慑力,李某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示愿意配合执行,并履行了执行案款等总计2200元。

案件执行标的虽然不大,但背后关联的是老年人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执行法官看来,只有认真倾听老年人的司法需求,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才能为实现老有所依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榆林法院执行法官干警表示,尽管涉民生、涉小标的案件很多都是“小案”,但案件背后是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只有踏踏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小案”“粒案”,才能切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释放社会治理效能。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司法为民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全市执行干警始终坚守的初心与使命。”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执行局局长郝生华表示,榆林法院将坚持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起“小案”,努力用品质更优、服务更全、底色更暖的司法服务,打动民心、温暖民心、赢得民心。

来源:西部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