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弄错了,他们是共产党!”

1948年4月,河南浚县城边的一个岗哨旁,刚刚走过了几个国民党军官。还没走多远,他们身后忽然传来一声高喊。

与此同时,一个领头的国民党军官,带着一群士兵追了上来,而且边跑边喊:“快追,别让他们跑了!”

那几个“国民党军官”把手伸向腰间,随着砰砰几声枪响,两队人马火并起来。

当前面几位“国民党”终于甩开后面的大部队,更加严峻的形势摆在了眼前——他们又与30多人的国民党谍报队狭路相逢。

这几个通过哨卡的“国民党军官”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们是怎么被认出来的呢?

面对数量远胜自己的国民党谍报队,他们能脱险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1948年,河南浚县的县委书记兼干部大队政委夏天忽然接到通知,敌人即将对冀鲁豫地区展开围剿,要他去地委机关开会。

要想到地委机关,必须经过敌人的多道哨卡,而且每道哨卡都防卫森严。

为了安全起见,组织上除了让警卫员冯太增跟随,还派了几名经验丰富、身手敏捷的游击队员陪同一起前往。

可是人多了会增大目标,所以如何乔装改扮,就需要花一点心思了。

于是,身材高大的游击队员张善存和姚亮,换上了早就准备好的国民党军服,其他人身穿黑色绸衫,外加老头鞋,看上去就像当时的狗腿子。

就这样,两个国民党昂首挺胸地走在前面,后面几个跟班也一副拿鼻孔看人的样子。

来到第一个哨卡前时,哨兵刚想上前寻问他们是什么人,张善存没等哨兵问话,上前就是一个大嘴巴:“看见老子也不行礼,活腻味了是吗?”

哨兵一巴掌被打懵了,下意识地咔嚓敬了个礼:“对不起长官!小的有眼不识泰山。”

张善存身后的“狗腿子”上前踹了哨兵一脚,一副大人不记小人过的表情,一挥手,招呼后面几个狗腿子一起过了岗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第二个岗哨,这里的士兵明显会来事儿,老远看见他们,已经在心里盘算起来。

看着领头的军官实在气派,想来不是团长也是营长,这次连屁也没放一个,提前举着手就让他们过去了。

几个人私下相视一笑,沿着河岸朝着县城走了过去。

02

当他们刚刚通过城墙边东河岸的哨卡时候,保安队大队长张希太带着人过来了。

因为他们刚刚听哨兵说有“国民党大官”过去,张希太倒不疑有诈,只是想前来巴结一下,毕竟一个小县城,也遇不上多少次大官。

没想到,张希太手下有个之前做过汉奸的人,跟夏天打过交道,竟然一眼认出了队伍里有个人,就是当初八路军的夏政委。

此人立刻告诉张希太:“队长,不对呀,那个人是共产党!”

张希太一听这还了得,立刻大喊一声:“快追,别让他们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喊声,警卫员冯太增和张善存殿后,让另外三名游击队员,护送夏政委逃离。

两个人都是神枪手,出手都是弹无虚发,前面的敌人接连倒下,后面的见状也不敢使劲儿追,而张希也太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直喘粗气。

等到冯太增和张善存脱身后,他们很快追上了夏天和游击队员。

然而,就在他们顺着城墙走到城北时,前面又出现了一队国民党便衣,大约30多人,他们清一色的黑布褂子,看打扮,就像谍报队的人。

这要是走碰头,他们恐怕很难再蒙混过去了。

怎么办?绕开是来不及了,夏政委便下令让所有人手摸扳机,随时准备一场恶战。

03

随着双方越来越近,冯太增一眼认出了领头的那个人,他竟然是自己同村的本家兄弟冯太林。

当年,冯太增和冯太林从小一起长大,虽然家里都很穷,但是在一起玩儿还挺快乐。

日本侵华开始后,两个人都已经十几岁了。

当时国民党为了扩充实力,总是突击发展党员,甚至连大字不识农民,都给拉到了国民党军队中来。

冯太林父母早亡,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当时国民党征兵,他为了混口饭吃,就跟着走了。

而冯太增,因为日军轰炸,也没了家,便加入了共产党。

没想到,今天两兄弟竟然在这里遇到了,所以冯太增知道,既是兄弟又是玩伴,冯太林断然不会为难自己。

果然,但他们走碰头的时候,冯太林瞟了一眼冯太增,目不斜视地就走了,冯太增自然也不会主动上前打招呼。

就这样,两个人就像谁也不认识谁,各走各的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晚上,夏政委被安全送到了地委机关。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既是敌我双方,也不完全就是仇人,很多人都是迫于无奈,选择了不同的阵营,说到底都是中国人。

但凡有点良知的人,都该清楚一个道理:中国人不害中国人。

---end---

作者:沐风

编辑:池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