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斌在中国劳动保障报发表署名文章《以高质量充分就业让广大劳动者更加“有感”》。文章指出,四川人社系统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坚决扛牢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大政治责任,系统谋划、脚踏实地,坚定以就业为核心牵引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文内容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作出新定位、赋予新使命,深入阐述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大意义、经验规律、实践路径和工作要求,系统回答了事关就业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就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民生为大,小事也是大事。四川人社系统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坚决扛牢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大政治责任,系统谋划、脚踏实地,坚定以就业为核心牵引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就业优先

努力构建大就业促进和服务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增强工作合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资源,推动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相协调,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四川省人社部门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始终把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要调整充实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组建就业工作专班,推动成立就业促进会,着力构建起党委政府领导、领导小组牵头、人社部门主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川渝两地协调联动的大就业促进和服务工作格局。

坚持需求导向

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就业的本质是劳动力供给,而供给取决于市场需求。如果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会导致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从而出现劳动者“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四川省人社部门加快推进“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将学校专业设置、学生知识结构与社会市场用工需求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动手能力,增强“蓝领意识”和“基层意识”,帮助大学生尽快进入社会、适应社会。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使用等激励政策,促进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发展、人尽其才。

坚持提质扩容

大力拓宽就业岗位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经济,通过不断完善产业、创业、企业、就业“四业”并举的就业政策体系,才能实现就业“量”的扩大、“质”的提升。四川省人社部门抢抓“两重”“两新”等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机遇,积极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大力促进人工智能、绿氢、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大做强农业、文旅等传统优势产业,深入挖掘和释放全省就业潜力。紧扣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有序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规范零工市场建设和服务,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积极扩大临时用工、季节性用工规模,有效增加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机会和渠道。

坚持精准对接

持续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是衡量高质量充分就业成色的重要标尺。四川省人社部门着力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等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服务体系组织化、服务机制协同化和服务能力专业化水平。大力推动人社数字化转型,实施46项公共就业服务事项全省通办、全网通办,整合打造权威的省级公共招聘平台,统一发布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考、国有民营企业招聘等岗位信息,实现就业岗位信息发布“一张网”。立足四川资源优势,擦亮“川菜大师傅”“天府新农人”等五大省级技能公共品牌和“川妹子”“川建工”等“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持续推进“春风行动”“智汇天府”“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招聘行动”“我能飞”等系列专项活动,实现就业创业服务“零距离”。

坚持用心用情

坚决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稳住重点群体就业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四川省人社部门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高校毕业生就业“黄金期”“窗口期”,及时做好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招聘服务等工作,特别是对“四类重点人群”中的未就业毕业生做好就业结对帮扶,做到100%找到人、有就业意愿的100%实现就业或参加就业见习。结合四川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统筹做好农民工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确保2600万农民工持续稳定就业增收。加大脱贫人口、易地搬迁劳动力和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用好用活公益性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坚持优化环境

着力营造良好就业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体现了尊重劳动的价值导向,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四川省人社部门坚持在维护就业群众权益上下功夫,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劳动用工、培训就业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行为。持续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切实维护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深入实施农民工服务保障战略性工程,常态化开展就业促进等专项行动,加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广大劳动者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形成机制,促进企业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一线岗位倾斜。破除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建立公平统一的城乡就业大市场,严厉打击“黑职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乱象,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回顾

01

02

03

04

05

06

07

文章来源I 成都人社局

编辑I 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