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有《清明上河图》的青花盖碗,演绎敦煌元素的黑釉茶罐,蕴含三蓝绣技法的粉彩水盂……说起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陶瓷艺术设计,景德镇诚德轩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元阳颇有发言权。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诚德轩设计出品的一款成套茶具获得“外观设计优秀奖”。

“这些奖项和专利既让我们在业内扬名,还能帮我们在银行贷到‘真金白银’。”从苏元阳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早在2022年,诚德轩就凭借出色的原创设计能力和大量的专利版权,从邮储银行景德镇市分行获得6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并且享受最高20万元的专利质押贴息。

近年来,这种凭借知识产权获得必要资金补给的新方式在景德镇发展得尤为迅速,特别是在获批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后,随着知识产权体系的不断健全,“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正悄然融入景德镇高质量发展中,成为当地金融系统支持科创型企业的新路径。

“知动力”在瓷都井喷

说起景德镇,离不开“千年瓷都”这张亮眼的名片。纵观景德镇的陶瓷发展历程,创新是贯穿其中的不变动因。

2019年,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落地景德镇,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传承与创新中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一时间,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陶瓷版权快速维权中心纷纷落地景德镇,构建起陶瓷知识产权联盟,并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知识产权法庭,立体化的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起创新新“瓷”场。据统计,2020年以来,景德镇有效发明专利快速增长。到2023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56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62件,高价值专利占比位列江西省第一;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总数3.95万件,版权登记数量3.16万件,大量知识产权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围绕知识产权的融资探索相伴而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从无到有,从“瓷”起步,不断拓宽。从最初的“金融+陶瓷版权”,到工业企业实用型发明专利权质押,尤其是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后,当地以陶瓷材料和航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平均24个月缩短至3个月,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周期由平均12个月缩短至1个月,极大地激发了当地航空化工、生物医药等科创领域的创新升级热情,实现知识产权融资呈几何倍数增长。

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员王勇告诉记者,从2020年到2023年短短几年间,景德镇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从最初不足900万元增加至12.6亿元,质押融资企业从2家增加至70多家,形成井喷式发展局面。

盘活“知产”变“资产”

对于像景德镇这样一个经济体量不大、常住人口仅167万的四线小城而言,能如此快速地盘活知识产权,将“知产”转变为“资产”,依靠的是什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政策因素外,紧密协作形成的政银合力成为其中的关键。

常态化的合作机制为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奠定了基础。人民银行景德镇市分行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题辅导活动,在解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政策的同时进行相关信贷产品推介,以“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模式为创新主体架起知识产权与金融对接的桥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银行机构建立“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筛选出在知识产权领域表现较为突出的“白名单”企业向银行进行正向推送,银行则将申请办理贷款的企业名单反推回市场监督管理局,双方合力对企业开展贷前评估。

直通车式的服务是景德镇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一大亮点。作为江西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从2020年开始,创客们不出陶溪川街区就能拿到版权证书,并一站式办理版权贷款。同样,通过打通服务全链条,景德镇实现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本地化、电子化处理,并配合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业务由中介收费办理转为市场监管局和银行机构免费帮办,仅此一项就为信贷企业户均节省中介费用3000元以上,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办贷“脚底成本”和时间成本。

建立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有效提升知识产权质押的金融适配性。在人民银行景德镇市分行推动下,当地创新“银行贷款+企业质押+财政补贴”的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在财政贴息的基础上由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为景德镇农商银行发放的“景知贷”提供担保。此外,针对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类企业多为科创型企业的情况,部分银行在现有金融产品基础上重新核算贷款权重和参数,采取叠加授信金额、降低贷款利息、延长贷款期限等组合拳政策,尽可能地将知识产权的价值释放出来。

“知产”变现成效初显

经过不懈坚持和多方协作,景德镇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实现跨越式突破。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融资金额增加至12.6亿元,较2021年增长12倍,融资金额占全省的比重为9%,较2021年提升8个百分点,3年无一笔不良贷款,且促进70多家企业设备提升和升级改造,增加营收16.3亿元,新增纳税1.2亿元,新增就业1400多人。

多家企业对记者表示,提交相关等级的知识产权证书进行质押,银行的贷款额度提升了100万元至200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动形成的效应,远远超出了十几亿元贷款的价值。人民银行景德镇市分行副行长林海告诉记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最大的作用在于让社会各界对于“优质知识有价值”形成共识,让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据统计,目前在景德镇开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银行机构从最初的1家增加到13家,占全市银行机构的81.25%。

采访中,苏元阳表示,他们的贷款主要用于创新研发,“不断创新的企业才有市场,用知识产权获得贷款,体现了政府和银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双重信任。”为其发放贷款的邮储银行景德镇市分行也表示,为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过程,对银行也是一次知识产权意识的再教育,他们正在积极探索针对初创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转化研发。此外,中国银行景德镇市分行普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为银行拓展了不少新客户,目前该行已配套开发“知惠贷”线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对于金融机构的参与,王勇坦言,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方式创新已被纳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行动计划中,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是逐步加深了解的过程,将为今后双方共同画出最大“同心圆”提供宝贵经验。

探路科技金融“切入点”

随着景德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覆盖面的扩大,实用新型专利和技术改造类科技型专利的融资占比大幅增加。面对日益快速增长的融资需求,知识产权质押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否成为科技金融发展路径上的“接口”,是当地金融系统的最大期冀。

江西九由航空装备有限公司是景德镇一家以航空复合材料、模具和工装设计制造为主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多项自主专利权,因新建厂房和流水线,且正值研发投产期,需大量资金投入。中信银行南昌青山湖支行主动上门进行贷前调查。因缺少固定资产抵押,银行提出希望企业将部分专利证书打包质押,以争取更高授信额度。最终,九由航空获得了中信银行1.6亿元贷款,比预授信金额高出近1亿元。

这种将行业前景和技术研发优势融入知识产权中,并以此作为科创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重要考量的做法,不仅让企业喜出望外,也给银行同业带来启发。

今年以来,交通银行景德镇分行就在科技金融贷款评估中新增了科技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人员学历两个指标,从而更好地填补了企业在知识产权研发、保护到投产见效的时间差。为打破信贷资金囿于价值评估及风控体系难以参与到科技转化前的环节,景德镇农商银行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专业部门对科技成果的认证,完善“技术流”等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人民银行景德镇市分行主要负责人丁云骏表示,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而言,确实需要通过加强评估体系建设、完善交易市场、健全配套机制等手段来破除发展桎梏。从科技金融发展角度来看,银行自身还需突破传统金融的思维惯性,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特点,基于对科技创新“未来价值”的预期,认识和推动科技金融活动。

文章来源: 江西景德镇拓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路径

↓ 中国陶瓷价格指数 ↓

http://ceramic-price-index.idx365.com/mobile/index.html

欢迎大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