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景德镇陶瓷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在推动瓷业发展过程中,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以法治为引领,为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使千年瓷都在法治的护航下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系列制度强化法治保障

2019年11月,国务院同意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2019年12月29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2020年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2020年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 <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 的意见》;2018年5月,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颁布《景德镇市御窑厂遗址管理保护条例》;2021年12月,《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颁行;2020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全国唯一以陶瓷文化生态保护获批的实验区;2024年2月,江西省政府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行了批复,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协同实施、统筹推进;2024年3月,景德镇市政府正式印发《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这些政策制度的扶持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景德镇优秀文化,发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协调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立“检察保护联系点”

为助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2023年7月26日,景德镇市人民检察院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民窑博物馆设立“陶瓷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检察机关与文物部门共同建立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共享和线索互通机制,可以共同研究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努力实现文物部门与检察机关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协作配合信息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通过建立联系点,可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检察机关和文物保护部门协同履职,助推该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朝规范化、法治化发展,共同为建设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

博物馆不仅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者,也是法治普及的重要场所。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陶瓷民俗博物馆、民窑博物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节点经常性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通过在馆区内摆放展示展板、发放文物保护法普法宣传资料,陶瓷文化进校园、进企业等多形式普及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人们的法治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向全社会普及保护文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依法保护文物,才能让历史的瑰宝得以传承和延续。

景德镇市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孕育着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景德镇历史与文化的生动体现,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维护。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非遗保护中心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常态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知识普法宣传,对外宣传推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等方式,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等文化知识的了解,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人人知晓非遗、人人热爱非遗的浓厚氛围。

法治是陶瓷文化传承保护创新的基石与保障。加强法治建设,让法治之光照亮陶瓷文化发展的道路,使陶瓷文化传承保护在法治的护航下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把 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文章来源: 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 中国陶瓷价格指数 ↓

http://ceramic-price-index.idx365.com/mobile/index.html

欢迎大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