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物价高得离谱,有种所有人都月入过万的既视感。

一件防晒衣,居然要一千多块,始祖鸟的防晒衣更是2000起跳,稍微普通点的防晒衣,也在四五百元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谱的定价之下,是更离谱的营收。

“防晒鼻祖”蕉下一年实现营收24亿元,单月收入2亿左右。

有市场调研后预测,两年后防晒衣市场将高达958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6年,还只有459亿。

一件薄如轻纱的玩意,居然能撬动这么大的市场,难道是防晒衣防晒效果太绝了?

仔细研究过才惊讶发现,现在的防晒衣既防晒又吸水,水分竟这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古至今,人类似乎就与阳光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从后羿射日,再到如今“大白天街上全是蒙面侠”。

把自己里三层外三层裹得严严实实,穿得像印度妇人还不够,脸上还要再套一层“脸基尼”防晒罩,结果还是因为出门不小心穿了拖鞋,全副武装的防晒功亏一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机构曾做过一个关于夏天穿凉鞋的调查,超过一半以上的人表示,夏天不喜欢穿凉鞋拖鞋,就是怕脚趾被晒黑。

这个回答看似合情合理,却又让人哭笑不得,国人的防晒已经防到脚趾头上了吗?

你永远想不到,国人为了防晒,做出了多少努力。

有女生戴着脸基尼,骑着电动车上班,因为戴反了,她以为是脸基尼设计鸡肋,就发视频吐槽。

结果,评论区的重点都不在她脸基尼的“帽沿”,网友看见她坦坦荡荡地将脖子、眼睛裸露在阳光底下,顿时吓得血液停滞。

以过来人的姿态告诉女生,没有包住脖子、眼睛的防晒都不叫防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她们看来,出门前的正确操作应该是,先涂两层防晒霜,再穿一件防晒衣,戴个防晒帽,帽子下必须有防晒面罩,最后撂副防晒墨镜。

你以为结束了?

这还只是打底,接着防晒手套、防晒围脖,一个也不能落,落下哪一个防晒都将前功尽弃。

最容易被忽略的脚脖子,她们也没放过,穿上鞋子之前,还要箍上一圈防晒脚套,出门前,还不忘捎上一把遮阳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是通勤时间只有15分钟,也宁愿少睡一点,提前起床为接下来的“夏日作战”,穿甲上弹。

就算是去沙滩晒日光浴,说是晒日光浴,整个沙滩望过去,全是防晒人,看不见一丁点皮肤露出来。

以前担心撑伞不man的男生,如今也开始注重皮肤管理,轻则穿一件薄薄的防晒衣了事,夸张则以经冲锋防晒衣、防晒冰丝袖、真丝面罩、墨镜防晒四件套。

有大姨们相约去景区拍照,怕被晒黑就全副防晒装备拍照,看过后觉得还是稍微要露点皮肤出来最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看着这么毒的太阳,谁也不肯卸下一两件盔甲,最后有个大姨灵机一动,找到自家儿子,让他帮忙将二三十张图里的十几个大姨,分别P点皮肤出来……

去年天津跳水大爷走红,好几位兢兢业业的大爷,还特意跟老婆借了两身防晒连体衣。

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现在连防晒也是如此。

有宝妈去接上小学的女儿回家,发现周围的孩子,男孩冰袖、帽子,女孩防晒衣拉链拉到下巴,她这才发现自己疏忽了这方面的问题,专门去优衣库给女儿买了儿童防晒衣。

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通杀,甚至一年四季防晒衣都是热销的,只要“紫外线”概念不死,阴天防晒衣照样满大街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晒色变的众人,一点点养活了防晒衣的市场,防晒衣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从2016年459亿开始,之后5年间又猛增了150亿左右,去年本预计市场规模660亿上下,结果实际已经飙升到748亿。

2021年,单是天猫,就吃下了270亿硬防晒规模,成绩何止是惊人。

根据2022年某宝直播报告显示,当年第一季度防晒衣成交增幅远高于护肤品的增幅,差不多是它的两倍之多。

防晒衣的战斗力不容小觑,防晒衣在炙热的夏天里,迎来了它的春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商家对防晒衣的卖点只在“防晒”,顶多再加个干爽透气。

如果只是这样,防晒衣绝不可能卖到如今的四五百一件。

毕竟防晒衣制作原理大同小异,都是在普通衣服上添加抗紫外线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紫外线剂里的二氧化钛可以有效抵挡紫外线,其他添加的化合物又能充分吸收紫外线,物理化学防晒双管齐下。

后来者又在此基础上,优化防晒衣布料,使之穿起来更透气。

现在之所以敢定这个价,这个价之下还能卖爆,是因为防晒行业已经开始给防晒衣上科技。

上各大购物平台搜防晒衣,几乎所有防晒衣都会标注UPF 40+ 、UPF50+,销量也往往2000+以上。

这里要解释一下,UPF是紫外线阻挡系数,据商家所说,UPF值越高,防晒衣抗紫外线效果就越强,而紫外线波长划分的一部分,缩写UVA。

这也算有理有据,先前国家就有规定,防紫外线产品,必须UPF值大于40,UVA透过率小于5%,而符合这两者,防晒率至少能达到9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很显然,商家们营销“专业数据”时,分明是拿着初中的公式,按做小学数学题的思维,去解初中的题目。

他们想当然认为,大于40就有97%防晒率,那UPF值越往上,防晒率也应该越高。

于是,UPF50+、UPF100+,甚至UPF2000+都出现了,数值越卷越高。

经济学里提到“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标得越高,就卖得越好,放在防晒衣这里,依然解释得通。

大家看数值越高,就会下意识觉得抗紫外线越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国家早有规定,标准超过及格线的防紫外线产品,无论超出多少,都按UPF50+标注,而且UPF50+与40+之间,甚至和2000+之间,防晒率其实也就差了0.5%而已。

虽然数据夸张,但这部分营销的商家还知道用数据说话,接下来的营销手段,一个比一个“不明觉厉”。

有品牌打造出具有降温功能的防晒衣,说是由木糖醇的冰氧气制成,穿上去一秒散热,立减5℃。

前段时间推出的“面膜防晒衣”系列,声称制作过程中添加了“762MG/kg玻尿酸”,当人穿上后,面料就会通过肌肤接触,将玻尿酸注入皮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离谱的还有“驱蚊防晒衣”,商家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他们家的防晒衣可以驱赶多达20种蚊虫,驱避率高达97.06%。

商家抛出这款产品,再丢出这个概念,剩下的全靠消费者自行脑补。

大家觉得,既然穿个防晒衣还能护肤,那买一件岂不是省了买面膜的钱,买个防晒衣那些花里胡哨的驱蚊液、蚊香也不用买了,可太划算了。

想象力起来了,进而驱动消费力,商家也敢拿着高科技的免死金牌,给价格不断加码加码再加码,有一千来块的防晒衣也就不足为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家用所谓的科技做噱头,恰巧近几年热射病、晒伤的新闻频频发生,无疑又加重了人们对紫外线的恐惧。

恐惧不仅促使消费力,还可以再生消费力,当消费者买了第一件防晒,发现没起到作用。

这时她不会觉得自己被当冤大头了,反而是这次防晒的失败,让她更加急于找到正确的防晒衣,所以再一次催生了消费力。

然而,被狂割了几次韭菜后,大家才会发现,人家卖的从来就不是防晒衣,是一堆又一堆的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说消费者容易被忽悠,有时候连卖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卖什么。

有记者随机找了家标着“UPF50+”的店铺,问客服UPF是什么,客服答非所问说防晒效果可以的。

不说有没有含高科技了,有的甚至防晒衣最基本的防晒功能都没有,只是简单粗暴堆概念了。

某款月销量10万的防晒衣,商品详情页打满了各种title,UPF50+、紫外线阻隔率99%内置TiO2防晒因子、0透光涂层等词语,就是不说到底符不符合国家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

结果,等买家收到货才发现,它们标签上明确标注一句:此款口罩严格执行防紫外线性能评定的国家标准,为真正的“防紫外线”产品。

是忘记了,还是心中有鬼?不言而喻,官媒也曾下场强调:防晒衣可以买,但切勿交智商税

有博主特意做过测评防晒霜的实验,他用黑色胶带在后背隔开几个空格,分别涂抹防晒霜,统一在太阳底下暴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段时间后,意外发现,最白的居然是胶带贴过的地方,打败天真的,竟然是“无鞋”。

防晒衣这身薄纱,上面布满了利益的沟壑,防晒衣盖住皮肤的同时,也巧妙地掩盖了商家牟利的真面目。

尽管如此,防晒衣市场乱象的背后,依旧逃不过终极问题:当我们过度追求防晒时,防晒最终目的是什么?

担心被晒伤、患皮肤癌等重病没错,可追根究底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很少人想过,过度防晒反而事与愿违,根据科学研究证明,人体是不能完全离开太阳的,80%甚至90%以上的维生素D都来源于晒太阳。

维生素D大量缺失,就会极大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骨质疏松、多发性骨折随时找上门。

花钱买健康,最后赔了钱也搭了健康,得不偿失。

很喜欢余秀华说过的一句话:“阳光好的时候,会感觉可以活很久,甚至可以活出喜悦。”

多晒晒太阳,用肌肤去感受活着的状态,让阳光晒透你的生活,留在你皮肤上或许是晒黑的印记,但喜悦是烙在你心里的印记。

参考资料:

1.金错刀:《赚走中国女人600亿!被官媒揭穿的“防晒衣”,套路太深了》

2.每日商报:《“玻尿酸”防晒衣火了!今夏防晒服凭黑科技大卖!真科技or整花活?》

3.钱江晚报:《防晒服,正在收割年轻人》

4.上游新闻:《“晒”出来的生意:防晒衣销量翻番,有店铺卖出30万件“脸基尼”》

作者:夕四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