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女足对阵澳大利亚女足的第二回合比赛中,中国女足仍然坚持着地面配合为主的战术打法,但由于双方在对抗能力上差距较大,最终中国女足以0-2不敌澳大利亚女足,新帅米利西奇上任以来,中国女足尚未取得比赛的胜利,且两场比赛都有丢球。但从比赛的质量上来看,第二回合比赛澳洲女足对中国女足的针对性逼抢,还是让我们看到了这支球队的不足,后续米利西奇的球队需要提升的方面还有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局要迅速进入状态,中国女足慢热吃大亏

在今天的比赛中,中国女足在开局阶段并没有迅速进入状态,澳大利亚女足从比赛一开始就利用高位逼抢,利用局部对持球队员的局部围抢占据了比赛的主动权,而中国女足在开场后的一段时间一直没有进入状态。下半场比赛,澳大利亚女足利用前场围抢,在中国队半场断球后快速取得进球,也是利用中国队的慢热。因此,中国女足在后续比赛中必须尽快进入状态,避免被对手在开局阶段压制,甚至早早丢球,让本队陷入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逼抢中女足畏首畏尾,比失误更遗憾的是失去勇气

在对手高强度的逼抢之下,中国女足不但传球失误增多,且在很多时候,球员的无球跑动也很保守,甚至出现王霜前场有效控球之后边路队友无法穿插到位,导致球权再次丢失的情况。皮球的运转明显偏慢,对于场地宽度的利用也不足。如果说传球失误增多是对手加强逼抢之后难以避免的情况,那么丧失压上,参与进攻的勇气,这就让人更担心了。

两场比赛,中国女足的每一次传递都力求有的放矢,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当然,米利西奇的技术流足球要成型,必须要有足够长的时间。这支中国女足有能力打出技术流的足球,两年之后,我们会看到中国女足化茧成蝶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