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的原著,和电视剧有所出入。

《庆余年》小说一共有14本,分别是远来是客、人在京都、北海有雾、龙椅在上、悬空之刺、江南钦差、满城白霜、天下有狗、东山之变、四大宗师、剑庐红豆、风起蘋末、笑看英雄不等闲、朝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第一部拍了前面三本,分别是远来是客、人在京都和北海有雾的前半本。

是实际上第一部只是拍了两本半的书内容。

而第二部实际上是从北海有雾后半本拍到悬空刺杀而已。

而下江南的真正开始还是在江南钦差,所以第二部的结尾实际上也是“下江南”的开头,更是未来第三部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部中保留了好几个原著中的名场面,尤其是范闲醉酒背诵百首诗一夜之间获得了诗仙的美名,这个名场面剧中是完全还原了原著,让人回味无穷。

而在第二部很显然改编了很多,也许是为了加快剧情节奏删减了不少小说的内容,也是为了剧本创新改了很多情节。

但是身为原著党,还是觉得第二部中有很多小说中的名场面没有拍出来感到很可惜。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3个名场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齐大公主和大皇子婚礼

在剧中北齐大公主和大皇子这对金童玉女,可以说是观众觉得非常甜的一对了,两人在原著中也是很甜的。

这两人也是幸运,虽然是皇家内部自己的决定的联姻,两人婚前也都未见过彼此,但是却在见面后对彼此都很满意,甚至生出了郎有情妾有意的美好姻缘。

这一对在剧中的出现场景并不多,尤其是北齐大公主,来了南庆后的高光时刻就是开场和在婉儿家看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原本我以为婉儿和范闲结婚她会出现在家宴上,毕竟她也算是未来的大皇妃,也算是家人,而且她和范闲的关系也不错。

但是范闲的婚礼上却没有看到她和大皇子一起出席,就连叶灵儿和三皇子都一起出现了,唯独大皇子落单有点意外。

其实在原著中他们两个人很快完婚了,而且婚礼是非常盛大,甚至可以说是比范闲和林婉儿的婚礼还要盛大。

因为他们的婚礼来了一个很重要的嘉宾,那就是北齐的苦荷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齐大公主是北齐人,北齐娘家人想要来参加婚礼也是情有可原,但是苦荷不一样,他不仅仅是北齐大公主的叔父,是北齐的国师,他更是大宗师。

在小说中大宗师的地位可是超越国家的存在的,苦荷以一己之力护住了北齐,让北齐没有生乱,也让北齐在整体武力值比庆国差的情况下,就算后来没有了肖恩,也是能够为庆国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都是因为北齐有这么一位大宗师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苦荷的地位,原著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苦荷大宗师在天下间的地位何其超然,他不仅是最顶尖的大宗师之一,而且天一道也隐隐影响着各地的祭庙,与在四野里行走着的苦修士,虽然神庙向来不干世事,但这种含而不露的声威,却是早已超出了一位武道颠峰的影响力。

所以大宗师的出动是惊动天下的,那次为了迎接苦荷,南庆太后亲自招待,而大宗师都来了,这婚礼也无论如何是要往体面的方向去办,这样才不会丢了南庆皇室的脸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这次苦荷不仅仅是来参加婚礼,更是来当北齐大公主和大皇子的证婚人的。

大宗师来当南庆皇子的证婚人,这说起来也是南庆人的骄傲和光彩。

所以这场婚礼也算是原著中的一个名场面了,但是剧中很显然没有拍出来,不知道第三部会不会等到北齐大公主和大皇子的婚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苦荷两次收徒“天降祥瑞”

在原著中还有一个名场面,那就是苦荷的两次收徒都“天降祥瑞”。

苦荷本来收了一个女徒弟叫海棠朵朵,但是后来他又收了两个女徒弟,而且都是“南庆人”。

这两人一个后来进宫当了北齐皇妃,她就是当年南庆皇室遗孤司理理。

另一个后来在苦荷那个后山院子里种草药,就是范闲的妹妹范若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两个人能够成为苦荷的徒弟,并不是因为两人在武功上有什么天赋,相反两人都不是习武的好苗子。

但是却都能成为大宗师的徒弟,是因为范闲的主意。

一开始是北齐小皇帝想要司理理入宫,但是由于司理理的身份限制,所以范闲出了一个主意,让苦荷收司理理为徒弟,制造一个天降祥瑞,司理理出现在祥瑞下,然后苦荷出面说那祥瑞对北齐有益,祥瑞下的人自然也应该成为苦荷的弟子。

苦荷是北齐国师,更是大宗师,他的话自然很有信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司理理顺利进宫,得益于范闲设计的那些祥瑞,其实都是一些小把戏,但是足以瞒过天下百姓的眼睛,让北齐小皇帝有光明正大的理由接司理理入宫为妃。

后来为了还范闲这个人情,所以范闲后来为了帮妹妹范若若逃婚,再一次故技重施了。

所以那次北齐大公主和大皇子婚礼,苦荷来南庆不仅仅是参加婚礼,也是为了收徒。

这个徒弟就是范若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著中对于苦荷收范若若为徒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苦荷国师的理由倒也充分,言道年关阴阳交合前后数月间,天降祥瑞,正是天心仁厚之感,天一道持守天人合一之论,应天心而行人事,择人间奇葩悉心栽培,为民谋福,方是正道。
既然是奉天之举,当然不囿于国土之限,北齐有祥瑞,故收一徒,南庆祥瑞现,自己自然要再收一徒,故而才亲赴京都。

而当这个消息传出后,南庆人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反而有些乐观其成。

因为在小说中世人都有一种“文武不分国界”的思想,要知道南庆多少文官都是庄墨韩的学生,因为天下学子只要通过了北齐的科举,成为了庄墨韩的学生,便可以到天下任何国家为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苦荷是大宗师,苦荷要收一个南庆人为徒弟,这对南庆人来说是一种光荣,之前司理理虽然是南庆人,但是她真实身份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所以在天下百姓眼中,范若若是第一个苦荷收的南庆徒弟。

而庆帝对于这件事,虽然范闲的那些小把戏瞒不过他的眼睛,他也知道范闲这样做是为了帮范若若逃婚。

范闲的这种举动虽然说是违背了圣意,但是庆帝却没有责怪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庆帝眼中这门婚事是板上钉钉的,谁也改不了,他认为范闲的此举不过是延迟婚期罢了,最后范若若还是要成为皇家的儿媳。

而对庆帝来说,未来他多一个大宗师之徒的皇家儿媳也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所以庆帝觉得范闲此举从根本上改变不了范若若最后要嫁入皇家的命运,而婚礼延迟一两年南庆却多了一个大宗师徒弟,这件事庆帝也是乐见其闻的。

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上次苦荷收徒天降祥瑞成为天下民间美谈,偏偏祥瑞只是降在北齐,而不是南庆,这让庆帝心里有点不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次范闲在南庆境内也来了一次“天降祥瑞”,而且这次祥瑞的风头盖过了上次北齐祥瑞的风头,这一点让庆帝心中有些窃喜。

对此原著中写道:

白狼白狐乃是上瑞,苍鸟、赤雁乃是下瑞,而钦天监大喜报告的所谓“景星庆云”便是天上异彩之云,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瑞啊,而且名字里又嵌着庆国的国号,纵使庆国皇帝再如何矜持与多疑,也似乎开始飘飘然起来,毕竟皇帝也是人,总是喜欢被拍马屁的。

范闲很聪明,给北齐之前准备的是下瑞,而南庆准备的是上瑞,一时间南庆百姓深信陛下是天选之子,来年定是风调雨顺的一年。

对此面对百官的夸赞和民间的美谈,哪怕庆帝再多疑也有些飘飘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闲身世曝光众人反应

在原著中还有一个名场面,那就是范闲身世曝光。

范闲的身世一直是一个天下的“秘密”,甚至连范闲自己都没有想到有一天能够将自己的身份公布天下。

在原著中庆帝是从未想过公开范闲的身份,而剧中范闲的身份却是庆帝亲自公开的。

原著中范闲的身世是从北齐传来的流言,是五竹借着苦荷的口说出了范闲的身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流言还是一波三折的,一开始是传闻范闲是叶轻眉的儿子,这个消息一出,所有人都非常吃惊。

一时间在坊间出了很多关于叶家的事迹,这个时候朝中很多人对范闲是敬而远之,有些更是要参他,因为他是“罪臣之后”。

苦荷之所以要散布范闲的身世流言就是想要南庆朝堂大乱,有很多人要杀范闲。

当然也有人要保护范闲,最典型的就是宁才人得知范闲是叶轻眉儿子后,把大皇子叫到宫中,说要无论如何保住范闲的命,如果有人要杀范闲,大皇子要保护范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范闲确实很危险险,很多人得知他是叶轻眉儿子后,确实动了杀心。

长公主更是上书弹劾要庆帝处置范闲,一时间南庆的朝堂不知道多热闹。

但是苦荷只是猜对了范闲的母亲是叶轻眉,而没猜到范闲的父亲竟然是庆帝。

当所有人得知范闲是叶轻眉儿子后,并且做出了反应,却在这个时候曝出了范闲是庆帝的私生子这个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消息更是炸裂了整个南庆,虽然很多人都最开始不敢相信这个消息,但是长公主得知这个消息后却没有任何怀疑的相信了。

后来流言越来越厉害,而宫中没有给出任何的反应,于是大家越来越相信范闲确实是庆帝的“私生子”了。

一时间百官对范闲的态度从“敬而远之”变成了“上赶着巴结”了。

这种身世的曝光一波三折,旁人的反应百态众生的画面,可笑却也现实,也是原著中的一大名场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剧中范闲的身世曝光很潦草,并没有太多的起伏有些平淡了。

这个名场面我是真的觉得有点可惜了,毕竟范闲的身世算是一个很大的看点了。

曝光的那一刻也是很爽的,但是电视剧很显然是没有拍出那种爽,让人觉得有些可惜了。

不过期待第三部能够保留小说中后面的名场面,毕竟对于原著粉来说,能够看到名场面出现在屏幕上也是很激动的。